中小企業如何擺脫資金困境
作者:阿爾伯特費爾南德斯特裡卡布拉斯(Albert Fernández Terricabras)
來源:商業評論網 發表時間:2015-10-13
許多中小企業儘管擁有令人信服的商業模式,卻苦於缺乏資金來源而在困境中掙扎。
事實上,歐洲委員會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缺乏融資管道是歐洲中小企業的第二大憂慮,僅排在“如何設法找到客戶”之後。
中小企業財源匱乏主要有三個原因:財務預期與實際業績不符,增長壓力,財務管理不善。
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選方案,用以解決這些問題。
當企業的財務業績背離預期,問題只能出在兩方面,要麼是營收不足,要麼是成本過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幾個。
銷售能力缺乏 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缺乏良好的產品或服務,而是不知道如何促進銷售——在這種情況下,解決方法很簡單:提高你的銷售技能。
利潤過低 許多企業出於“薄利多銷”的考慮,祭出了降價大.法,但是這一招可能是個錯誤。通過打折手段增加同一產品的銷量,最終會擠壓你的利潤率,有時甚至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生存能力。
逾期支付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追討欠款都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而中小企業相對缺乏時間、知識和專門技能,在追債方面就更加勉為其難。
在與某些更強大的客戶談判時,它們 也可能處於不利地位。
為了彌補上述缺陷,中小企業應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例如確保付款都已投保,並對客戶延遲付款行為迅速做出反應,以免天長日久,積欠成 山。
成本控制不力 大多數中小企業在用錢方面都非常仔細。
然而,部分企業卻會滑向開銷失控,有的是因為組織不力,也有的是由於缺乏相關知識或不夠嚴謹。
中小企業所有者和經理人需要擁有足夠的金融知識和必要的手段,以便與銀行展開地位平等的洽談,從而避免不合理的利息或傭金開支。
中小企業還必須投資資訊系統,從而提高決策質量,避免將寶貴的人力資源浪費在機器能夠完成的任務上。
企業如果不慎重考慮自身的融資需求,就無法實現可持續增長。
中小企業所有者和經理人在制訂規劃時必須審慎保守,切忌想入非非、大舉冒進。
在一些中小企業,現金流問題往往等到發現或處理時已經太晚了。
有些公司固執地寄希望於奇跡的出現,比如銷售會突然一飛沖天。不管是什麼原因使然,拖延處理現金流問題, 只會使問題惡化。
一個好的財務總監可以通過減少支出、增加收入、提前支付帳單和改善財務狀況來節省資金。
改善公司財務管理還有一些創新方式,比如外包或與其他組織共用財務專家。
要管理一家公司的財務,你必須對該公司的需求和可能的資金來源心中有數,包括各個融資管道的優劣勢。
企業可以選擇的融資管道包括:供應商、資產貨幣化、銀行貸款、公共機構、合夥人、新投資者、聯盟與兼併、眾籌和眾貸等。
至於哪種方案最合適,則取決於每家公司的具體情況、背景和需求。
無論何時,只要出現財務困難,它就應當立即成為公司關注的第一要務。
中小企業領導者應當不遺餘力地爭取保障企業長期生存所需的資源,同時還需準備好隨時應變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