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多少錢才能製作一張品質合格的實體專輯?

音樂財經 0515 11:44編輯:于墨林

對於業外的人來說,製作一張專輯的環節和成本一直是個迷。

那麼製作一張合格的專輯究竟需要哪些環節,賣出多少張才能覆蓋其製作成本呢?

 

總的來說,專輯製作成本沒有天花板。對於擁有足夠資源、有強大廠牌支撐的音樂人,其成本不在我們討論範圍內,我們僅從獨立音樂人製作一張合格專輯的角度來對這件事一探究竟。

獨立音樂人製作專輯的過程大致分為錄音、混音、母帶製作、文案設計、實體唱片製作5個步驟。

每個步驟都有不同的成本,成本的高低決定了專輯的品質。

對於還未發行過正式專輯但有這個想法的音樂人來說,瞭解製作成本是一門必修課。

 

一、錄音

錄音的第一步先要選擇錄音棚,不同檔次的錄音棚有不同檔次的硬體設定及人工配置,這些都是決定專輯好壞的重要因素。

所以錄製專輯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在可以承受的成本範圍之內選擇最好的錄音棚。

錄音棚的收費標準一般按兩種方式來計算,第一種是按錄音的小時來計算,第二種是打包價格,也就是一張專輯或一首歌一口價付清費用。

如果按小時來計算,最好的錄音棚一般收費在每小時250—500元之間,這之間的價格差就在於錄音棚本身的聲場空間以及錄音設備和錄音師的好壞。

首先從錄音棚的硬體條件來看,設備越好自然錄製的效果也就越好,最好的錄音棚當中所有設備加起來至少也要百萬以上,在錄音棚運營的過程當中還包括裝修、水電、房租、人工等費用,這是錄音棚本身的運營成本。為了製造好的聲場空間,錄音棚在前期進行設計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各種問 題,這其中包括錄音棚的背景雜訊、室內尺寸比例、面積大小、防電磁干擾等等,這都是決定聲場空間好壞的絕對因素和細節,它也最後決定了音樂人錄音的好壞, 這麼算下來,500/小時的收費是正常標準。

 

在硬體設定之外,錄音師是一個同等重要的存在。

最好的錄音師一般都擁有一副非常敏銳的耳朵,他們可以迅速的捕捉到聲音的好壞和特色,有時甚至可以説明音樂人發現出其不意的聲音。

Pink Floyd1973年的專輯《Dark Side Of The Moon》被認為是搖滾史上錄音品質最好的專輯之一,其中有一首名為《Speak To Me》的歌,它以低沉厚實的心跳聲開場,其效果堪稱完美,日後,這段心跳聲更是經常被音響發燒友用來測試音響的低頻效果。

這張專輯的錄音師是Alan Parsons,世界上最頂級的錄音師之一,他給Pink Floyd錄製這張唱片是43年前,那時的世界連電腦都還沒有出現,但他卻通過極為頂尖的錄音技術讓自己留名。

這就是一個好的錄音師所帶給音樂人最好的幫助。

好的錄音師在具有頂級錄音技術的同時還具有跟音樂人溝通的能力,他可以迅速瞭解到音樂人的想法和需求,並且可以迅速實現和改進。

一般來說,500元一小時的錄音費用是包括錄音師及錄音設備共同在內的,但不包括特殊要求。

比如有一些朋克樂隊要求自己 唱片的聲音越復古越好,那麼錄音師就會使用復古的錄音設備來錄製,比如他們會捨棄今天的調音台,轉而使用七八十年代的老式調音台,有時候還需要臨時去買, 所以這樣的特殊要求是額外收費的。

 

樂隊錄音的步驟一般是先從鼓開始,再依次錄製貝斯、吉他,最後是人聲,每個部分都錄在獨立的軌道裡,一般一首歌錄下來大 概共有15軌到30軌之間。

因為錄音按照時間收費,為了節省成本,就需要樂手在短時間內錄完所有的軌道。

一些技術非常好的樂手可以在短時間內一次性錄好, 所以錄音費用也就相對較低,但也有一些技術較差的樂手在錄製過程中會磕磕碰碰重複錄製很多次,錄製費疊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少到幾千元,多到幾萬元, 甚至有些專輯錄下來花了上百萬元。

所以音樂人可以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付費方式。

如果是技術非常好或者僅僅是簡單的民謠彈唱,那麼選擇小時付費的方式是最佳,但如果技術一般或者作品編曲複雜且配器龐大,那麼最好是選擇一口價打包錄製的方式,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所帶來的額外成本。

一般來說,如果要錄製單曲,打包價格最低從3000元到萬元不等,如果要錄製一整張專輯,那麼根據歌曲的數量往上疊加,這個概念跟批發價一樣。當然,如果音樂人跟錄音棚的關係非常好,自然可以優惠。

 

二、混音

錄音是框架,混音則是細節。

一個不好的混音師可以毀掉好的錄音作品,而好的混音師可以在不好的錄音作品上發揮最大的可能將其效果達到最佳。

混音的工作同樣在錄音棚內進行,它的意義就是糾正錄音中每個軌道的細節,讓各個獨立的部分都能夠到達最佳的效果。

打個比方,在錄音過程中,樂手們通常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底鼓和貝斯的聲音經常打架,按正常標準來看,底鼓和貝斯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底鼓聽上去可以包住貝斯,而與此同時,貝斯的音色和音高也要明顯且乾淨。

二者既要共存,又要獨立,這就是混音師要做的工作。

 

再比如說歌手的人聲部分,雖然錄音棚裡錄製人聲都是一句一句分開來錄的,但是免不了有些歌手的音準較差,這個時候就需要混音師通過軟體數位化的進行修音。

所以一個好的混音師不僅要會用軟體,還要有很好的音樂素養,而為了保證作品的品質,有時候混音師還會改變某一軌道中樂器的音符長度、改變音符強弱、刪減或增加音符。

錄音棚裡的混音收費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按軌道來算,第二種是打包價格

如果按軌道來計算,好一點的錄音棚收費一般在100元一軌,所以這對於配器較少且音準較好的音樂人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這可能幾百元甚至更少就可以完成。

但對於那些編制龐大軌道太多的音樂人來說,價格自然也就會貴。尤其是樂隊鼓的部分,因為每一個鼓都單獨有一軌,所以鼓越多成本就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打包價。這個價格一般是1500元一首。

 

三、母帶

在錄音師將錄音做好並交由混音師進行糾錯處理之後,就需要母帶工程師進行母帶製作,這也是作品錄製工作的最後一步。

母帶製作的概念是基於整首歌之上進行最後的音質處理,保證每個軌道都在同一空間內,使其聽起來舒服、入耳。

好的母帶工程師可以讓一首歌聽起來有高度的完整感,他可以彌補混音師的失誤。

好比金屬樂隊,他們在錄製專輯的時候一般都有至少兩軌以上的失真吉他,這些失真的音色一般都是樂手自己的設定母帶工程師則可以幫助樂手獲得比原來設定當中更好的聲音

除去吉他之外,一首歌當中還有許多其他的軌道,母帶工程師的工作就是要將所有這些軌道的音質全部進行潤色,最後將他們放在同一空間之內。關於空間,我們只要將80年代和今天的一些音樂作品進行對比就能明顯感覺出來。

 

AC/DC分別於1980年和2008年發行了《Back In Black》以及《Black Ice》兩張專輯,前後相差28年。

我們如果對兩張專輯的聲音效果進行對比,明顯可以感覺到前者的空間感不如後者。

搖滾樂特別講究各個部分同一時間的爆發 力,如果它們彼此不在同一空間內,爆發力也就被削弱了。

這個問題在《Black Ice》當中明顯得到了改進,它的軌道更像一個整體,音色也更潤,聽起來更舒服。

這就是母帶工程師的功勞,它可以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使錄音作品產生不同程度的凝聚力,搖滾樂講究爆發力,Bossa Nova講究輕柔和悠揚,爵士樂則講究細膩,不同的風格也有不同的空間感和不同的潤色方式,一個好的母帶工程師可以面面具到。

所以母帶工程師的好壞對於錄音作品的效果是有決定性意義的,這其中涉及到許多理科性的原理和知識。

音樂人製作母帶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第一種是直接在錄音棚內完成。好的錄音棚一般也提供母帶製作的服務,根據品質的要求,價格也會不同,最低800/首,最高大概是2000/首。

但如果要追求最好的效果,在成本足夠的前提下,可以考慮跟獨立的母帶工作室進行合作,這 是第二種方式。

目前來說,國內的母帶製作水準跟國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國內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音樂人比如汪峰、鄧紫棋等人都會將音樂檔送往國外進行母帶製作。

國外最頂級母帶工程師的收費價格對於普通音樂人來說絕對算得上天價。

 

四、版權註冊

中國實行的是版權自動保護原則,只要作品是音樂人自己創作的,那麼他就享有作品的版權。

目前最好是去當地的版權局為自己的作品註冊版權,這樣可以在日後遇到版權糾紛的時候方便處理。

關於版權,需要行業內外的人都具有清醒的版權意識並且相互尊重,儘管在行業內高聲呼喊版權的時候,仍然有電影製作方盜用音樂人歌曲等現象。

其實註冊版權也是專輯製作的一個過程,按照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著作權自願登記的收費標準來看,對於音樂作品有兩種收費標準。

詞曲作品是300元一首,單獨的曲是200元一首,註冊完成之後音樂人就會得到出版總署的版權編號。

當然,版權註冊這一項是可以自由選擇的,音樂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自己考慮到底要不要出這個錢。

但如果是簽約了唱片公司的音樂人,這就是唱片公司的工作了。

 

五、文案美工設計及印刷

在專輯的內容完成之後,就要開始進行文案美工設計的工作,這裡面包括專輯封面、封底、歌詞內頁。

當然這個步驟可以非常簡單,音樂人找設計公司設計就好,不過成本會增加,因此一些獨立音樂人也會自己動手。

燕池專輯《燕歌行》當中的文案及美工設計全部出自燕池本人之手,楊帆的專輯《What Happend After 1,001 Nights?》當中的插圖全部來自于楊帆本人的繪畫作品,這些屬於設計範疇。

設計完成之後就是印刷。印刷的概念其實跟傳單的概念是一樣的,不同的紙張以及不同的油墨有不同的價格,這個價格便宜的有幾毛錢,最貴的可能是一兩元,印刷的廠家也同樣有批發價,印得越多也就越便宜。

音樂人只要說明自己的要求,是小冊子式的歌詞內頁還是海報式的歌詞內頁?這些步驟都相對簡單。

但關於印刷製品,也有一定的規定,比如一張唱片的發行人或公司、版權編號等資訊都需要印在專輯的封底上。

 

六、實體唱片原盤複製

在完成以上所有工作之後,還有最後一步,就是將母帶進行複製並且送到廠家製成實體唱片。發行實體唱片有兩種廠家可以選擇,第一種是CD廠家,第二種是黑膠廠家。

按照正常標準來看,品質差一點的CD大概成本價是幾毛錢一張,好一點的CD大概是3元錢左右,國內知名度不高的樂隊一般 可能首版200300張,如果按每張3元的成本及300張的發行量來算的話,需要投入9000

如果專輯發行之後每張賣70元,即便所有唱片全部賣完 也僅僅只能收入21000元。

除去CD製作的9000元成本,淨利潤只有12000

 

但從專輯的整個製作過程來看,12000元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單曲錄製打包價格最低3000/首,混音打包價格1500/首,母帶處理800/首,僅一首歌曲完成完整的錄製成本價就達5300元,一張專輯按12首歌計算,總的錄製成本價為63600(僅為粗略計算)。

70/張的出售價格,我們可以簡單計算,音樂人們想要覆蓋一張專輯的製作成本需要賣出1037張唱片(此處未計算歌曲版權登記費)。

如果音樂人在CD之外還想發行黑膠版本的話,那就需要更多的投入。

目前來說,國內的黑膠唱片製作成本包括黑膠的生產費用、人工費用、包裝費用等,如果按照批發價的成本來算,還要在出廠價格上增加30%的毛利,最終成本可能在130—190/張之間,而在市面上進行銷售 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倍加價,也就是大概300元一張出售。

 

在樂迷都不願意花錢買專輯的前提下,一個知名度不高的獨立樂隊想要以70/張賣出1000多張的唱片難度是非常大的,黑膠就更不用提。

這也是為什麼音樂人光靠實體唱片幾乎賺不到錢,很多獨立音樂人擁有大量作品但止步于專輯的發行。

儘管有不少音樂人暫時會對製作專輯望而卻步,但他們內心絕對有發專輯的執著,因為那才是自己作品真正完整的呈現。

正因如此,目前音樂眾籌平臺樂童上的專案,80%都與音樂專輯相關

但眾籌卻不能永遠滿足音樂人的製作需求,隨著其對自己音樂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製作的成本也將逐漸上升,而樂迷也不可能永久的為音樂人買單,所以只有不斷生產好作品,通過演出完成營收,才能反哺自己的專輯製作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0981938541 的頭像
    ken0981938541

    ken0981938541的部落格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