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農村互聯網風口將在2年後爆發 “我3年前提出,2年前開始投,未來要投100家”!

2015-11-06 16:02投資  投資界  李梅

摘要“未來農村將有百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誕生, 順為從3年前提出,但是當時沒有找到一家創業企業,沒有人願意回到農村,沒有人願意做這麼苦B的活。

順為2年前開始投資,現在已經投資了10多家,按照雷軍的設想,未來至少要投資100家。

  “未來農村將有百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誕生,農村將越過城市發展的一切階段直接與城市互聯網的發展接軌,而這個變化正在發生。”雷軍在今天舉行的第六屆財新峰會上表示。

以下為雷軍的核心觀點,包括3大風口和對未來10年創業環境的預估。

風口1:農村互聯網

  農村互聯網蘊含著海量的創新機會,“太多太多了!”雷軍“兩眼放光”。

以往互聯網創業是以城市為核心的,而農村將越過互聯網直接進入移動互聯網。

  順為3年前提出投資農村互聯網的時候,當時沒有找到一家創業企業,沒有人願意回到農村,沒有人願意做這麼苦B的活。“不過,可喜的是我們看到這個行業正在起飛。”雷軍說。順為2年前開始投資,現在已經投資了10多家,按照雷軍的設想,未來至少要投資100家。

  “我們的感覺就像那個到非洲賣鞋子的故事一樣,沒有人穿鞋子,市場不可估量。在農村可以做所有的任何事情,過去20年我們在城市裡發展的IT化、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化這一切的事情,都在農村以新的形式進行。”雷軍說。

  風口2:企業應用

  當前,中國企業的應用市場規模跟美國相比還是非常小的,未來10年雷軍極其看好企業應用領域的創業機會。雲服務加手機將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

  “互聯網+”的關鍵有兩點:1、用戶體驗、2、提升效率。

圍繞這兩點,“你會發現能做的事情幾乎是整個世界!”

風口3:智慧硬體

  智慧硬體的熱潮始發于穀歌眼鏡的推出,此後迅而形成一股熱潮,到今天為止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們已經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

  但是當前智慧硬體的第一個階段還沒有走完,在國內包括世界上,智慧硬體的應用率還很低,未來前景廣大。

未來十年是創業的黃金十年

  今年誕生了4大著名並購案,雷軍認為這是好事,意味著企業家的觀念在進步,創業者的創業環境會更好。

“以往企業家的目標只有IPO,自古華山一條路,沒有並購,企業無論做好做壞只有上市一條路,但是並購讓創業者、投資人有了更多的退出途徑,有了更多的選擇。”雷軍說。

  當前國內互聯網行業有4小巨頭,這4家規模很大,但是出現絕對寡頭的可能性不大。

其實關在不在於企業大小,關在在於是否存在不公平競爭,以及對不公平競爭的管控。

  對於創業者來說,有幾大巨頭都不可怕,創業者要坦然面度當前的市場環境才能生存,雷軍認為創業者要問自己的是:“你是否動作比別人更快,產品比別人的產品更好?!

你是否有足夠強的競爭力?!創新不只是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還包括做別人沒有做成的事情。”

車聯網玩法這麼多,高德為何選擇古老的導航?

2015-11-06 10:01  羅超

摘要車聯網有最剛需、最高頻的『單點應用』突破才能延展到更多服務,如果沒有這個G點,車內社交、車內電臺、LBS服務,這些服務只是看上去很美。

  『尋找下一塊屏』的思路讓互聯網不斷在進化:PC之後是手機,手機之後是平板,平板之後是電視,電視之後,互聯網又來到了汽車——車聯網火了,成為一個時髦概念,就像當年的雲計算、大資料一樣。

不過也同樣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車聯網距離普羅大眾很遠不說,甚至人們無法回答,車聯網究竟解決了消費者什 麼問題?

  在人們找到車聯網的G點之前,這個行業high不起來。

  車聯網三大目的,G點難覓

  汽車的本質是運輸工具,傳輸人或者物,本來並不需要聯網。

  鑒於人們有大量的時間是呆在車上的,車聯網可以讓這段時間更加有趣舒適豐富;人們在駕駛過程中存在諸多痛點,借助於互聯網為基礎的技術手段可以部分解決。

這兩點是車聯網這一概念出現的初心,基於此,各路玩家大致都奔向了三個目標:

  1、讓車內生活更舒適,通過互聯網讓人們在汽車內安全方便地通訊、社交、娛樂乃至購物等等,例如車載電話、車載音箱、網路電臺等設備或應用;

  2、充當智慧駕駛助理,給駕駛員提供導航、輔助駕駛、疲勞監測、行車記錄、故障提醒乃至無人駕駛,這些都是讓駕駛員可以更安全、更高效、更舒心地駕駛。

  3、讓人車交互更方便,讓人們可以更簡單地去與車交互,對車內部件的控制,對車的故障檢測,對車的遠端喚醒等等,車是一個設備,借助於互聯網人可以與之更好交互。

  車聯網還有一個目的是輔助交通管理,例如OBD介面説明檢測車輛,收集大資料管理交通等等,這個不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姑且不議。

  車聯網玩家中,蘋果、Google、百度分別推出了CarPlay、Andorid Auto和CarNet,主要體現了第一個目的即車內生活;Tesla最初立足於第三個目的,減少車內實體按鈕優化交互,現在開始做第二個了如自動駕駛;OBD類設備、車載導航、行車記錄儀等設備專注於第二個,高德地圖近日召開了戰略發佈會,確定了未來會回歸車載導航,從導航去切入車聯網的想法,就是 明顯奔著第二個目的去的,先解決駕駛過程的痛點。

  核心問題:汽車為什麼要聯網?

  許多人說到車聯網,都會說『車聯網就是讓汽車變成一部部移動的大手機』,這個理解的問題是很大的,與雷軍當初的理論『手機是電視的遙控器,電視是手機的顯示器』犯了一樣的錯誤,就是過分重視手機思維,忽略了場景。

人們與家人一起在客廳使用電視,最核心的需求其實是影視內容,這是電視智慧化的第一步,是電視聯網的核心價值。

  在道路上移動的汽車為什麼需要聯網?這是核心問題。

  大多數玩家的答案是『汽車手機化』。

  一部分玩家圍繞汽車場景在手機上開發了一些App,或者讓手機螢幕可以投射到中控,本質只是手機放大了;還有一部分玩家讓汽車中控螢幕本身變成一個手機,可以聽歌上網聊天…這都不大對,車聯網應該充分結合汽車使用場景,與汽車獨有的能力結合,通過互聯網手段來解決用戶的痛點需求,再基於此延展更多服務,這才是自然演進的道路。

  最具說服力的答案是,更好的導航。

  淘寶每年銷售幾百萬個汽車手機支架,這些支架上的手機被車主使用最多的就是導航,其次才是搶單、打電話這些用途。為什麼車主們放著汽車中控自帶導航或 者專業導航儀不用要弄手機+支架的方式呢?除了手機導航免費,還有就是手機上的互聯網導航應用資料更新更快、導航路線更准、功能更加豐富,還能提供類似于 林志玲語音這樣的個性化服務,這些其實不是手機導航的優勢,而是互聯網導航的優勢。手機+支架並不是理想的方式,汽車自身聯網,才能根本上解決用戶導航痛 點。

  汽車聯網做導航有何優勢?

  1、導航需要更大的螢幕。

  如果只聽語音,很多時候其實是無法判斷路線的,很容易走錯,駕駛員需要借助于全景地圖、三維街景、圖示指示等視覺工具來準確把握路線。而手機螢幕對於駕駛中的人來說太小了,這不只是看得費力還帶來安全隱患。

中控屏,比現在大部分汽車中控更大的螢幕,是未來的解決方案——許多車主已經自發為汽車裝上類似 於Tesla的大平板了。

另一種思路是通過投影將前窗玻璃當做大螢幕,這個還是洗洗睡吧。

  大螢幕,意味著汽車中控螢幕將重拾車聯網的話語權,這才是互聯網苦苦尋覓的『第五屏』。

  2、導航需要再準確一些。

  智能手機導航準確率是100%嗎?

哪家導航應用這樣宣傳肯定是違反《廣告法》的。

智能手機定位能力差距還是挺大的,蘋果手機定位精度就高於大部分手機。

與專業定位設備相比,智慧手機又遜色不少,不論是定位精度還是回應速度。

  導航還依賴更多未知數據,例如當前要上坡還是下坡,當前要左轉還是右轉,借助於汽車自身的即時資料,導航是可以給到用戶更好的提醒的。未來,智慧汽車具有即時視覺能力之後(就像Google無人駕駛汽車),還可以進行路標等環境識別,這些汽車自帶能力都會被用在下一代導航之中。

  要做好導航需要互聯網企業與車企一起協作,前者負責更好的交互體驗、更全更新的資料更新、更准的導航演算法、更個性化的導航服務;車企則負責在前裝階段引入互聯網企業並為其提供更多介面,滿足後者資料獲取和應用升級的需求。

手機+支架的方式完全拋開了汽車廠商,未能很好地利用汽車本身的能力,浪費了中控 螢幕和汽車資料。

高德發現了這點,基於其之前在汽車前裝市場的多年積累,在完成移動轉型之後,回歸到汽車導航這一個單點場景,想要將其作為車聯網的切入 口。

  導航會成為車聯網G點嗎?

  微信為何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平臺?

人們有許多時間要打開它看消息,這帶來了巨大的使用頻次,這時候很容易順帶使用到別的服務,例如社交、資訊、搜索,但消息才是微信的G點;智慧電視為何會被大眾所接受?

人們通過它可以觀看海量的電視臺提供不了的內容,內容之外,還可以進行遊戲、購物,內容是電視的G 點……還有,G點是人們選擇使用它的核心原因。

  車聯網有最剛需、最高頻的『單點應用』突破才能延展到更多服務,如果沒有這個G點,車內社交、車內電臺、LBS服務,這些服務只是看上去很美。

車聯網 的G點,很可能就是導航,車載導航更好用,是人們讓汽車聯網的首要理由;聯網之後,導航具有長時間和高頻使用的特點,人們在使用導航的過程再順帶幹些別的,車聯網其他類型的應用走這條路普及就自然而然了。

  從這已經可以窺見高德的野心了,先從導航這一其所擅長的點切進車聯網,通過抓剛需來培育市場,在這個基礎之上,再載入阿裡移動乃至阿裡集團的各項服務,就很自然了。

未來通過這塊中控螢幕,可以尋找附近加油站並線上支付加郵費,尋找附近的餐廳電影院,在中控螢幕上看阿裡影業的大片、點播阿裡音樂的歌 曲,乃至與阿裡大資料戰略結合輔助交通規劃……這不正是過去人們對車聯網的描繪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