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來經濟三個趨勢共用經濟、社群經濟、虛擬經濟

2015-10-03 孟嘗君 數位化重塑商業帝國

前幾天坐火車,看到車上的人幾乎都在玩手機,最多的是微信,然後是QQ空間,再次是新浪微博。

火車從山區經過時候,我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一個畫面,無數原始人從山林裡跳出來,他們爬進火車,坐在我面前。我們都是原始人,純真、可愛、好奇、探索、破壞。

手機只是大人的玩具,和小孩子的撥浪鼓一樣的一個玩具。人們迫切需要和世界連接,每時每刻都不能停止下來。

所以,互聯網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人類從社會的束縛中解放出去,恢復部分原始的屬性。
人們在論壇裡隨意攻擊另外一個人,在交友網站向異性表示大尺度的曖昧。知乎裡有女孩子提問,“玩微信漂流瓶收到的回應居然是男性的生殖器,為什麼如此饑渴!”。

在現實中,也有一些人具有這種癖好,向異性裸露身體,但不如在網上氾濫。

這些現象背後的實質,就是人類被社會壓抑、限制的很多欲望,通過互聯網的虛擬空間,又回來了。

人類走向了社會,社會培育人性又束縛人性,人性要求解放,社會給予人類另外一種愉悅感,這種愉悅感,是道德,是情操,是人的感情。

這些東西取代了部分原始的快樂。

屠殺一隻狗雖然快樂,但是,你把狗當寵物養起來,你就得到他的愛,得到仁慈的讚賞。

人類的道德情感取代了部分原始快樂,這就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轉變。

我通過火車上玩手機的人看到一個趨勢,人類在快速回歸到原始狀態,如同一個巨大的嬰兒回到母親的懷抱。

但是,我們都知道,長大了的孩子,是回不去的,回去的那種感覺就變了。

未來人類會如何,我無法預言,我只能預言互聯網的一百年,今晚就只談互聯網這個小問題。
目前互聯網的論述非常多,人們的想像力比較差,理解的層面不夠,所以我重新來定義下這個時代。

聽完我分享之後,大家可以去看央視紀錄片《互聯網時代》,這個紀錄片說的很深刻。

第一部分:對互聯網時代兩個定義

--我給互聯網時代第一個定義:互聯網是一門新的語言--
語言是作用是什麼?語言是為了交流,交流之後為了什麼呢?

交流是為了共同協作,所以我說語言是協作的基礎。

大家在單位工作,最愛開會,領導劈裡啪啦講一堆,會後各個部門要協作去完成一堆任務。

先聽我講一個聖經《創世紀》裡的故事。上帝創造了男人,取男人肋骨一根創造了女人,安置在東方的伊甸園裡。亞當夏娃生活在伊甸園,完美的地方,上帝吩咐一切都可以隨意取用,唯獨不能吃園中那分辨善惡的樹的果子。

後來夏娃被蛇引誘偷吃了禁果,又引誘亞當吃了。

隨後,上帝說:“這人已經和我們神相似,能知道善惡,恐怕他又偷吃生命樹的果子,就可永生。”,於是把人趕出伊甸園去。
亞當和夏娃離開伊甸園,開始自己耕種,而後繁衍後代,但是人類紛爭不已,兄弟之間尚且相互殘害。

上帝再次發怒,要把一切不潔淨的毀滅。唯獨喜歡挪亞,於是吩咐挪亞建了方舟,帶了各種活物一公一母,以保全生命。

這就是挪亞方舟的故事。挪亞之後,人類再次繁衍眾多,那時候,天下人的口音都是一樣的。他們往東方遷移的時候,見到一片平原,人們彼此商量:“來吧,我們要作磚,來吧,我們要建一座城,建一座塔,塔頂通天”。
上帝看到就擔憂,“他們成為一樣的人,都是一樣的語言。

如今既然做起這事兒來,以後他們要做的事兒就沒有不能成就的了!”。於是,上帝變亂了人的口音,使得人們的言語不能相通。

因為人類的語言不通了,無法交流,於是放棄了通天塔的機會,人類從此開始分散到各處。這個地方叫巴別(變亂的意思)

通天塔也叫巴別塔。這個故事說明,如果人們有共同語言,可以分工協作,那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兒,甚至可以通天。

而打亂了語言,人與人無法交流,無法協作,人類成為一盤散沙。就一事無成,進步緩慢。
剛剛方夏穎問:原始人協作是通過語言嗎?

當然是通過語言,有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

原始人生活圈的人很少,假如遇到另外一個部落的人,如果語言不同,就只能躲避或者戰爭,無法協作。

一個強大的國家,他的語言也強大。

西班牙應該很最早稱霸全球的國家吧,所以西班牙言至今還是全球使用人數第三大。後來英國強大,開始全球流行英語。中國人學外語,無非是可以為歐美國家服務,去跨國公司上班。
我要說明互聯網是一門語言,一門全球協作的語言!全球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快速連接起來,溝通、協作。通過互聯網把全球的人聚集起來,這種進步該有多快呢?

二戰後,美國把德國的科學家運回去,美國的科技進步很快,至今引領世界潮流。

今天,哪個國家對互聯網支持最大,誰的互聯網世界最開放,就可以容納最多的人才和資源來協作,引領世界的潮流,這次引領,比以往都更為進步,互聯網已經成為通天塔!

--互聯網時代第二個觀點:要重新劃分歷史,分為互聯網時代和互聯網前時代--

目前的學界把人類歷史分為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互聯網時代。我對這種劃分不認可,農耕時代,工業時代,電氣時代,互聯網時代。前面三者可以說是工具的進步,或者說動力進步。

鐵犁的發明是工具、蒸汽機的發明是動力,那互聯網技術是工具,還是動力呢?

互聯網技術不能讓火車跑得更快,也不能讓機器生產更多的產品。
之前的時代,產出的都是實物;互聯網時代,產出的是虛擬。這個最大的特徵被忽略了,因為人的習慣了眼見為實,這個局限了思維。按我的劃分,人類歷史分前互聯網時代和互聯網時代即可。虛實一體、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色即是空、空既是色,這就是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徵。

第二部分:未來經濟三個趨勢

共用經濟、社群經濟、虛擬經濟
1、能夠分享的都會被分享
人類一直就在共用,只是如今提出了這個名詞,Uber 、AirBnb等公司火了起來。從人性來說,人類有分享的欲望,而且歷史上所有思想家和宗教家都在教導分享。從現實情況來說,目前大多數國家社會資源嚴重過剩。

而從技術上來說,互聯網技術又讓分享變得高效。
拿Airbnb來說,把私人閒置的房子拍照傳網上,旅行的人可以來住。比酒店價格便宜很多,而且體驗不錯。國內有很多模仿的公司出現,其中比較知名的叫途家。

途家的廣告是這樣的:“租個別墅過週末,找個房車看星空,出差能洗衣,帶娃能做飯,美屋預定找途家,全球公寓民宿預定平臺”。

還有沙發旅行,分享自己的沙發和客廳,給很多年輕人窮游住宿。

這樣大量出現的分享房屋的互聯網公司,直接威脅到傳統酒店行業的生意,大至希爾頓等豪華酒店,小至七天、如家等連鎖經濟型酒店。

各個領域都可以共用,都在被共用,甚至愛情和婚姻。

創業者關注的是衣食住行這些領域。

衣服共用的好像沒有,這點大家可以思考。吃飯共用的,有天使廚房、約飯等,都還是萌芽。

住房共用,就是Airbnb和國內一些公司。行的共用就是Uber, 但是Uber只是在城裡的交通,旅行的行呢?這裡有大機會。

2、一切行業都在快速社群化

社群經濟我之前寫過兩篇文章,大家可以繼續參考,也是我傳播最高的文章,有幾百萬閱讀了,通俗易懂。

我觀察、參與、也組建了很多群,比如吳曉波書友會、正和島、羅輯思維等,我自己也在14年也嘗試建全球分會,失敗告終。

目前搞微信群的,只是社群的低層次,而且90%都會死掉。但是社群經濟是確定性,一定是要來的。
社群經濟的確定性,我用兩個理論來說,一個是馬斯諾,一個是滕尼斯。

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第三層次就是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是愛、情感、歸屬感。第一、第二層次是安全和生理需求,第四層次是尊重需求,比如我們的領導;第五層次自我實現需求,聽我分享的朋友很多已經實現財富自由,開始追求人生的價值。

騰尼斯是德國非常知名的社會學家,1881年出版了一本書叫《共同體與社會》。

滕尼斯認為,共同體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之上的群體,是人類的本能或者習慣的制約或者共同的記憶。

血緣共同體、地域共同體、宗教共同體是共同體的基本形式。但是,共同體不僅僅是各個部分加起來的總和,而是有機地渾然生長在一起的整體。共同體是一種持久的和真正的生活。
而社會是一種目的的聯合體。個人預計共同實現某一目的會有利於自己,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社會。社會有各種機構、公司組成,人們以為利益關係連接起來,以和平的方式生活在一起,但是基本上是分離的。

社會是機械的聚會,社會是人工製品。人類渴望回歸的願望從來沒有消失,在城市裡居住的人會懷念過去鄰里之間的溫情,人類有從社會回歸到共同體的願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時代一開始,就是以網路社區的形式為主,無數人湧入到社區之中,因為某個共同話題,每個共同興趣聚集起來,尋找同類,尋找溫情,尋找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基於以上兩個理論,再觀察我們身邊湧現的互聯網公司,可以肯定社群經濟已經到來,一切行業都在快速社群化。那社群經濟怎麼玩,我只提三個層次,細節不提,下期分享再講。
--組建圈子,聚人(羅輯思維、吳曉波書友會)
--融合產品或專案(會員眾籌、產品型社群、YOU+青年公寓、丁俊暉檯球俱樂部)
--融入思想和精神(無印良品、Nike、iphone)

3、純精神消費產品越來越多
必須基於我提出的重新劃分人類歷史,才能提出虛擬經濟的理論基礎。

這個時代就是從虛擬開始的。加我微信好友付費,購買我思想付費;羅振宇賣了6萬多個會員名額,2000多萬包養費,就是虛擬經濟的野蠻生長。

這個時代的主流產品不是物品、貨物,而是看不見的時間、情感、思想。如果想打敗京東,淘寶,不要再去做京東淘寶了,要做一個兜售時間、情感、思想的平臺。

目前已經有一些萌芽的公司了,時機也許不成熟,但是未來十年會證實我的預言。

純粹精神消費產品成為主流,人類可以忘記下半身,成為上半身思考動物。
最後,我做一個預言,商業時代的壽命不長了。未來是商業終結,組織結構的時代。

前幾天朋友圈瘋傳一篇文章《他顛覆了教育,拒絕了10億美元--可汗學院 薩爾曼.可汗》,內容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可汗,通過互聯網錄製視頻課程給自己的侄女,而後把課程上傳到YouTube,引起了全球範圍的點擊,隨後,他自己開發了網站,錄製了教學視頻。

目前可汗學院每月500萬人訪問,是全球最大的線上教育網站。很多投資人要投資他,比爾蓋茨也是可汗的忠實粉絲。但是可汗拒絕了投資,堅持免費提供服務。目前接受了比爾蓋茨、Google、亞馬遜、和美國前總統等個人捐款。

還有維琪百科的案例,大家也可以去瞭解這些新的組織,你可以說他們目前只是個例,但是,個例很快會成為主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