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零售O2O,當務之急是基礎能力建設

2015-02-03 上海環球商機

O2O在2014年大熱,但其業務模式仍在探索中。

本文分別從系統、經營、門店、行銷四個方面分析。

要做好零售O2O,企業應以IT系統能力為基礎、以用戶為核心,將門店轉型為體驗中心,逐漸走向一條精細化運營道路。

業界聲稱的零售O2O跨越了元年,迎來新一年的挑戰。盤點2014年的零售O2O,我們發現大多“雷聲大,雨點小”。

從騰訊進軍華南城、京東攜手10大便利 店玩O2O、順豐“嘿店”進擊社區O2O,再到萬百騰的戰略合作,以及蘇甯、國美、銀泰、大商等線下零售巨頭在O2O方面的動作,掀起股股熱浪,吸引著業界人士的眼球。

但線上線下巨頭在零售O2O領域的各有玩法,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給商家、給消費者帶來的改變感受並不明顯。

面對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轉型大契機,零售企業該怎樣應變?

如何找准落腳點,實踐O2O?

線上線下到底怎麼聯動融合提供高品質服務體驗,解決傳統零售困局?

如何發揮線下龐大的資源優勢,實現線上線下資源分享?

“O2O是一個系統工程,商業零售企業開展O2O過程當中,首先需要是明確方向,整體規劃,理順關係,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自運營生態,體現在如何理順人、店和商品之間的資料關聯的關係。”在華陽信通近日舉辦的產品戰略發佈會上,其董事長黃柔佛巴魯提到。

無疑,O2O是未來重要的商業形態,也是實體零售企業轉型移動互聯網的唯一出路。無論是線上“下凡”,還是線下“觸網”,在O2O實踐上兩者都將面臨用戶跨界、經營同步、管道多變、物流配送等各方面痛點。

系統:IT能力建設,零售O2O要內外兼修

對零售實體,過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圍繞商品進行產供銷各環節的資訊打通優化,包括對門店、倉庫、廠房等庫存點的商品庫存管理、訂單管理進行統一的安排和協調,並借助IT手段進行標準化、規範化、流程化,以提升商品流通的效率。

而在O2O模式下的全管道銷售,訂單不再單從門店或電商發生,配送方式也將因為顧客的需求而出現更多變化。

這就要求企業不能僅依據商品的銷售來協調內部的生產供應,而應當靈活匹配消費者到店取貨或閘店配送等方面需求。

傳統的供應鏈體系往往從解決企業內部效能問題出發,而這種相對獨立的系統在面對外部消費環境、購買管道多變的情況時,將因缺乏關鍵的消費者資料以及線上線下的一致性資料,面臨巨大挑戰。

因此,對於實體零售企業的O2O轉型,首先必須意識到,單純以門店和商品建立的資料關聯已經不能足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對消費者的洞察能力將是企業O2O實踐成功與否的關鍵。

而這有賴於企業建立起線上線下打通、消費者-店-商品相互關聯的IT系統,打破企業內部資訊流與外部消費者資訊流的屏障,內外互聯互通,實現對用戶的跨界經營,完成從內效提升到外效提升的基礎能力建設。

通過IT基礎設施的投入,打通人-店-商品的資料關聯,將進一步促進供應鏈管理的提升,並保障線上線下支付體系、會員體系的暢通等。

經營:從“管道為王”到“用戶思維”

“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到下半年,2014年零售企業開始出現了一種關店潮,我去了很多企業做了交流,其實很多我們看到的是表像,傳統零售業的關店並不是真正關了店,而是關掉成本高,地理位置不行,人流不旺的店。”華陽信通黃柔佛巴魯提到。

互聯網電商對實體零售帶來非常大的衝擊,表面看是因價格優勢搶佔了線下用戶,深層次原因實際是網路去中間化的效果。

過去零售商鋪管道、占商圈以求觸達更多的消費者,這種做法使商品流通經過層層環節累加,導致銷售成本上升,商品價格抬高。

而互聯網突破了“一公里商圈”,消除管道商這些中間環節,讓廠商、品牌商 能直接面對消費者,與顧客建立關係,這就勢必導致一些低價值高成本的門店被關閉,被互聯網這種更直接更低成本的方式替代。

零售企業在經營上一直非常關注“與顧客建立各種關係”。

移動互聯網讓這種關係的建立變得非常的簡單。

一是消費者能夠更輕鬆觸達商家,獲取商家資訊的手段和方式也越來越多;

二是商家的口碑,通過消費者線上上的分享,能夠更快速傳播,幫助商家與更廣泛的顧客建立關係。

對零售企業來說,通過實踐O2O,就可以把過去花費在管道建設上的時間、精力和投入轉移到用戶的溝通與圍繞用戶的價值經營上來,用互聯網的話說就是“用戶思維”,再通過不斷收集用戶的回饋來完善設計、研發、生產等環節,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

門店:從“商品流通中心”到“服務體驗中心”

一 直以來,在商品銷售模式下,零售企業充當著商品輸送者的角色,成為產品走向消費者的樞紐,而門店則成為“轉運”產品的流通中心,通過行銷活動、店員溝通、 店面裝飾等手段強化對消費者的引導,促進銷售。

但隨著電商的發展,商品已經可通過廠家、倉儲中心直接配送給消費者,門店“商品流通”的價值在不斷地弱化。

而對實體零售O2O,毋庸置疑,線下是實體零售企業拓展O2O的重要一環,轉型的落腳點必然在於門店的重新定位。

一方面,門店由於受場地面積、環境等的限制,商家很難將所有的商品、品牌資訊都呈現出來。

而打通線上和線下,利用線上商品的多樣化無限制的展示陳列、以及購物評價等功能,讓顧客在門店既能獲得更多商品,也能獲取各種資訊説明消費決策等,從而提升消費體驗;並且門店還可多方位立體化的向顧客展示原料加工、生產組裝、運輸配送等各環節資訊,使產品更透明、更可信、更易激發消費欲望。

另一方面,通過科技手段深挖門店服務價值,在顧客到店、進店、離店等過程中不斷讓顧客感受到賓至如歸的貼心服務,使門店科技化、場景化,不斷提升近場服務能力。

“很多商家其實關店的同時在開新店,出現了新的特色,科技化、服務化。這些新開的店將會是一家線上線下O2O融合的,具有科技元素的,具有體驗感的新店。”黃柔佛巴魯認為,O2O將給門店帶來煥然一新的變化。

行銷:從“促銷”到“精細運營”

O2O模式下,消費者更強調互動和體驗,他們對商家資訊的觸達效果、精准性和價值度要求都更高。

過去“廣撒網”、“砸廣告”那種粗獷的推廣手段已經不足以打動消費者。

這些傳統行銷手段因缺乏相關的 記錄、統計、分析,行銷的真實效果很難準確評估,也無法衡量在哪些環節出現短板,導致無從優化,更不能為消費者提供精准、高價值的行銷和服務資訊。

從行銷層面來說,這就要求實體零售企業在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O2O實踐過程中,必須從簡單的行銷活動轉向精細化的運營方式,借助系統技術手段,提升運營能力,制定有效的行銷決策。

如果缺乏相應技術能力的建設與支撐,任何形式的O2O終將止步於表像。

企業要制定一個有效的行銷決策,很核心的一點就在於資料的記錄、積累,並建立多維度的運營指標,通過資料指標的分析——例如消費金額、購買頻次、關注品類、關聯消費、互動偏好等,這種行銷決策對用戶來說才更有價值。

因此,零售企業O2O必須建立資料能力,通過資料採擷邁向精細化的運營,並圍繞用戶創造價值,實現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運營方式。

零售實體企業O2O目前雖說因互聯網憂慮被迫轉型,但其掌控的線下龐大資源,將使其在O2O實踐道路上有更多支撐力量和更廣闊發揮空間,包括跨界經營、全渠道管理、資源整合、使用者運營、商品與服務交付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並成為O2O的主要推動力量。

零售企業實踐O2O,當務之急就是基礎能力的建設和完善,通過構建體系化的O2O系統能力,打通線上線下、整合內外部資源、實現“人-店-商品”的互通關聯。

“華陽信通推出的O2O商業運營服務平臺及搭載四款智慧 硬體的體系化方案。正是幫助企業打造O2O的基礎設施,也將讓零售O2O轉型更簡單更高效。”黃柔佛巴魯在新品發佈台表示。

未來,線下線上終將融合,“O2O”成為一個完整的O,實現無界購物。

零售企業也將從追求短期的行銷目標轉而追求可持續的經營發展,以用戶價值創造為依歸的商業本質將崛起,並讓企業保持基業長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