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餅的商業模式為什麼路邊攤老闆兜裡有很多五毛錢

時間:2015-10-26 09:26:12用戶:blue丫

文/歪李邪說
100年後東北大餅怎麼賣?

forum_201510260001.jpg 
  東北大餅似乎在哪都很受歡迎。

離地鐵站150米有家路邊餅店,因他家大餅味道好,而周邊又只有這家,生意一直不錯。

但每逢早高峰,總要排起長隊,一些匆忙趕路上班的人雖然也想買,但看到此情此景,只能說一句“哇哦”之後“秒閃”走人,原本到手的生意就這麼飛了。
  老闆也想過把旁邊的門面盤過來,然後多雇幾個人,但這樣算下來,好像又賺不到多少錢了。那好吧,就現在這樣,當饑餓行銷
  其實真正讓生意飛掉的不是別人,正是老闆本人。
  不談高大上的商業模式,千頭萬緒先回歸場景再說。
  首先是生產場景。老闆就是烙餅師傅,現場作業,邊烙邊賣,有時買的人多,餅還沒烙出來,後排的觀眾們一看,便“嚇退”了。
  再看銷售場景:
  1.“斤斤計較”:論斤售賣,每位顧客告知大小,然後老闆稱重,依重量計價。
  2.“個性切”:稱重完畢再切成小塊,以方便裝袋和顧客食用,不同顧客可能對大小有不同要求,有的顧客要求切小點,老闆還得再多切幾刀。
  3.“認錢不認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金結算,刷臉免談,且幾乎每單都需要找零。
  賣了一輩子大餅的老闆似乎並沒覺得這些有什麼問題,而且全中國賣大餅的幾乎都是採用這種模式,有什麼奇怪嗎?搞不好再過100年,大餅還會繼續這樣賣下去……

forum_201510260002.jpg 

愛一張大餅好難

  對場景進行分析後,發現這種賣大餅的方式問題還真不少:
1.每個顧客都要先稱後切,導致顧客平均等候時間過長。
2.老闆要向每位顧客提供從稱餅、切餅到找零的服務,時間成本的付出令每單完成效率變低。
3.忙閑不均。上班高峰供不應求,閒時無事可做。因對未來發生的客單量不確定,故只能預估“備貨”。餅的新鮮度和品質密切相關,備貨不能過多。所以,有時顧客想買,餅卻已經賣完了。
4.高峰期顧客等候時間長,體驗差。那些原本想買但因著急或沒耐心的顧客就此流失,眼看要成交的訂單白白跑掉,好比游泳池一邊進水,一邊放水,結果可想而知。
5.老闆和顧客沒有連接。大餅屬於高頻次消費,且容易複購,不過每天來來往往這麼多顧客,老闆最多也只是混個臉熟,知道他們是否常來,除此之外,對這些顧客一無所知。提供的價格和服務也是無差別的,顧客與老闆之間沒有建立起真正的連接。
  沒人跟錢過不去,老闆還是企盼著每天能多賣一些,多賺一點。擴大店面和招人風險有點大,能不能做一些軟體方面的改造?千頭萬緒還得看場景。
  首先是生產,供需資訊不對稱是個大問題。如果能更準確地預知顧客對餅的需求量,是否就可更充分地滿足用戶需求,而不至於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可是,如何能讓訂單需求被提前獲知,以減少供不應求造成的生意損失呢?

   訂單最容易流失的時段是早晚高峰,尤以早高峰突出,而這些消費對象,主要是上班、沒時間在家做或吃早餐的人群。他們路線固定、需求固定,只要第二天上 班,幾乎都會在途中買早餐,而老闆的大餅店只要不會飛,就一定會被遇上,所以這一部分需求是不是可以通過預定,提前捕獲?
餅粉”線上見
  現在,就該O2O現身了,解決供需資訊不對稱和交易過程繁瑣正是它的優勢。所以,大餅店老闆完全可以在微信上開個服務號,然後這麼幹:
1.從線上到線下——晚下單,早自提
  第二天想吃大餅的人只需要頭一天晚上下單,老闆根據下單情況,第二天一早就能先把這些人的餅烙出來、打包好。在此基礎上再增加一些產量,以滿足隨機人群的需求。這樣提前預定的用戶第二天到店就能“人到店,餅到手”,而隨機顧客也不用耗時過長排隊等候。
生產模式變成:提前接單排產+按需現場快速反應
2.產品標準化,現場點單,即時拿貨
  再看銷售環節,稱餅切餅動作本身會耗費時間,這也是引發忙時排隊的重要原因,那麼大餅是不是一定要論斤賣呢?
   這家東北大餅的價格是9元/斤,一張大餅通常在2斤左右,可確切知道每張餅可賣20元左右。

如果精確配比水面油的份量和比例,完全可以確保每張大餅的重 量基本一致,這樣如果把一張餅均分為8等份,按份售賣,即2.5元/份,可滿足一人份的消費量。

如需增加購買量,只需增加份數即可。顧客告知份數,老闆可 快速完成交付動作,產品標準化,省時省力,還能減少顧客等待時間,提升顧客體驗。
3.簡化支付
  線上下單可以使用微信提前支付,到店確認收貨。現場交易的,因為每一份都是2.5元,支付金額不是整數,就是五角錢的倍數,可以提前備好大量五角錢零錢,節省找零時間。
4.經營“餅粉”
   通過引入線上下單模式,老闆很容易就可以獲取資料,發展壯大自己的“餅粉”,並通過開通評論知曉顧客的意見回饋和進一步需求,從而有機會拓展銷售品類, 豐富供應品種,提高客單價。而積累一定資料後,還可做精准行銷。通過對忠實顧客的適時回饋增加用戶粘性,提前下單或分享還可獲得代金券,吸引其再次購買, 或帶來更多客流。
  一張東北大餅的O2O“魔性”就這樣爆發了。

  來源:商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