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U型理論促進培訓效果轉化?

2015-08-26 淩宇航 培訓雜誌文 | 淩宇航 《培訓》雜誌微信特約作者 萬達學院培訓經理 來源 | 培訓雜誌(ID:trainingmagazine)

在拜讀了奧托夏莫的《U型理論》之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是否可以把U型理論與培訓效果轉化相結合呢?”

一種莫名的興奮感告訴我,也許是可以的!

聚焦“A”領域

U型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領導者“做什麼”和“如何做”背後的根源,通過打開思維、心靈和意志,可以從根本上完善領導者的意志、心智模式和行為。

從理論模型的原理來看,它比較適用於培訓ASK模型中“A(態度)”的部分(見圖表1)。

圖表1:U型理論&ASK模型

然而,U型理論比較注重質疑和反思,可以有效從根源處轉變人們的意志、心智模式和行為;但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率。

對於知識類和技能類的培訓,“不必事事質疑”的方式可能會更加有效。

培訓轉化的3個層面

態度類培訓的關鍵在於轉變人們的意志,只有從意志的本源處轉變,才能有效地調整其心智模式,進而改善具體的行為,最終取得預期的結果。

這個過程與U型理論提供的“內在三器”不謀而合,通過打開思維、打開心靈和打開意志,進而重塑意志、重構心智模式、重組行為;同時,“內在阻力三聲”也給以上過程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見圖表2)。

圖表2:培訓轉化的3個層面

打開思維(警惕“評判之聲”)

在這個層面,我們需要使學員關注自己的思維和行為。首先,在改變的發現階段(U型的左端)要使學員客觀的看到自己原有的思維和行為;其次,在改變的收穫階段(U型的右端),要使他們客觀的審視自己調整的結果,進行總結評估。

在此過程中,要警惕學員心中的“評判之聲”。這種內心阻力會使他們傾向於堅持“唯一真理論”,即“真理只有一個”,這種心態會促使他們在面對不同視角和觀點時,更傾向於評判對錯,而非開放的接受。

打開心靈(警惕“嘲諷之聲”)

在這個層面,我們會引領學員更進一步,關注自己行為背後的心智模式。首先,在改變的發現階段(U型的左端),我們會引領學員從更廣闊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行為,進而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其次,在改變的收穫階段(U型的右端),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重構新的心智模式,為重組行為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此過程中,我們要警惕學員心中的“嘲諷之聲”。這種內心阻力會使他們傾向於秉持“唯我獨尊論”,即“世界是為我服務的,我才是世界的中心”,這種心態會促使學員過分關注自我,站在自我的角度以嘲諷的心態看待周圍的環境以及他人的觀點,進而形成內心封閉和視野狹窄等改變阻礙。

打開意志(警惕“恐懼之聲”)

到了這個層面,我們就引領學員進入了核心區域——意志。人們意志的轉變是很難的,我們需要引領學員徹底放下原來持有的一切(U型的左端),然後感悟當下,讓內心覺知呈現出來,進而重塑意志,接納生成的一切(U型的右端)。

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特別警惕學員心中的“恐懼之聲”。因為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對靈魂深處的改變,所以學員往往會存在較大的內心“恐懼”,這種心理狀態會促使他們堅守“唯一意志論”(即“我的意志只能有一個”)進行自我保護,從而造成“無法放得下,也無法拿得起”的轉變窘境。

培訓轉化七步法

在瞭解了態度類培訓轉化的三個層面之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實施操作的具體步驟——培訓轉化七步法。要想實現學員態度的轉化,可以嘗試通過七個步驟進行操作,分別是:知、止、定、靜、安、慮、得(見圖表3)。


圖表3:培訓轉化七步法

1)知(感知現有的行為)

方法:讓學員在紙上描述出自己的管理行為,並進行客觀性的修正。

關鍵點:在學員初步完成行為描述之後,給他們一段“安靜時間”(用來停止“下載”,“暫懸”評判)對自己的描述進行客觀性的修正。

2)止(開放整體視角)

方法:讓學員嘗試分別從他人、團隊和企業的視角,對所描述的行為進行修正。

關鍵點:引導學員進一步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原有理念,通過視角的轉變感知自己注意力的轉向變化。

3)定(聯結意志源頭)

方法:讓學員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到自己身上,與內心聯接。

關鍵點:通過冥想音樂的輔助,引導學員放下原有的想法,與自己的內心聯接,使他們看到內心深處的真正渴望。

4)靜(呈現自然流現)

方法:讓學員充分感受到當下的自我,並將內心的渴望寫下來。

關鍵點:引導學員全情投入當下,用心感受內心的覺知和渴望,然後自然的記錄下來。

5)安(接納生成意志)

方法:讓學員閱讀自己內心的渴望,如有異議,可進行反復修改,直到認可為止。

關鍵點:此環節要做充分,不可一帶而過,一定要確保學員能夠真正接納生成的意志。

6)慮(結晶新的模式)

方法:讓學員在明確內心渴望的基礎上,寫出行事的指導原則和思路。

關鍵點:引導學員澄清內心渴望,確保制定的行事原則與內心渴望一致。

7)得(收穫全新行為)

方法:讓學員列出符合內心渴望的具體行為,並付諸實踐。

關鍵點:保證學員列出的具體行為,能夠符合行事原則,更重要的是要能夠體現出內心的真正渴求。

培訓轉化核心技術——欣賞探詢

縱觀態度類培訓轉化的全過程,需要我們打破已確立的意志、心智模式和思維習慣,通過與“內心真正的渴求”建立聯結,對自我進行重新塑造(見圖表4)。


圖表4:培訓轉化全息圖

具體要怎麼做呢?

答案只有一個——探詢,不斷地發問。提問,可以具有破壞性和顛覆性,進而瓦解原有的模式,引領人們不斷創新。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三個問題:WHY、WHAT IF、HOW(見圖表5)。


圖表5:探詢的“關鍵3問”

WHY——激起我們的好奇心

“為什麼?”的問題,能夠説明我們搞清楚目前情況的“由來”,通過不斷的澄清,有助於我們在培訓轉化三層面上不斷深入,去偽求真。

WHAT IF——放飛我們的想像力

“如果呢?”的問題,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各種預設條件的束縛,真正打開創新思維,從全新的視角看待和思考問題,迸發出強勁的能量。

HOW——落地我們的理想

“怎麼辦?”的問題,能夠把我們從放飛的思緒中拉回地面,促使我們認真思考所想內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從而保證想法的有效落地。

1.jpg 

3.jpg 

4.jpg 

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0981938541 的頭像
    ken0981938541

    ken0981938541的部落格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