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店緣于業績不佳 奢侈品店在廣州“水土不服”?

贏商網 http://www.winshang.com 2015年11月20日17:11

核心提示:奢侈品店在廣州“水土不服”的聲音響起。

有奢侈品行業人士表示,奢侈品在廣州市場的銷售表現一直差強人意,甚至不及內地部分二線城市,廣州也因此被業內列為奢侈品消費的“二線市場”。

  最近經過環市東商圈的消費者會發現,營業了12年、曾經是本地奢侈品地標的麗柏廣場LV(路易威登) 門店已經結業。而據國外媒體近期的報導,不僅是廣州門店,LV近期在華共關閉三家門店,預計未來還將關閉更多在華門店。

廣州首家LV門店突然關門的消息, 再次引發了公眾對奢侈品行業步入“寒冬”的討論,與此同時,奢侈品店在廣州“水土不服”的聲音響起。

有奢侈品行業人士表示,奢侈品在廣州市場的銷售表現一 直差強人意,甚至不及內地部分二線城市,廣州也因此被業內列為奢侈品消費的“二線市場”。

  關店緣于業績不佳

  LV是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最為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品牌,記者瞭解到,近期除了廣州麗柏的門店外,LV還關閉了另外兩家門店,一家是烏魯木齊美美百貨的門店,另一家是瀋陽麥凱樂總店的門店。

至此,LV完全撤出了烏魯木齊,而在廣州和瀋陽也都只剩下各一家門店。

  日前,LV方面對外證實,“確實關閉了上述三家門店,同時稱將持續在中國投資,並與業主維持溝通,尋找開設專賣店的良好地點。”LV還表示,在此輪關店之前,今年在北京和杭州分別開設了新的門店。

  外界普遍認為,LV關店是因為這些門店業績不佳。

第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就認為,LV之類的頂級品牌開店時會考量人均消費能力、人口密度等指 標。在形勢好的時期,為了儘快佔領市場加速開店,對這些指標不會太嚴格,而形勢不好的時期就需關閉銷售不佳的店面保持利潤。

  記者在LV中國官網查詢到,其目前在華有近50家門店,其中一線城市裡,北京7家、上海4家、廣州和深圳各1家;在杭州有3家、成都有2家。

此 外,LV在鄭州、西安、武漢、南京、合肥等城市也均有開設門店。

不過,有諮詢公司預計,LV接下來關店還將提速,“在華20%的LV門店將在2016年中 期前關閉”。

  事實上,受到國內奢侈品市場寒流影響的不只是LV,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和2015年LV在華關閉5家門店,愛馬仕關閉1家,巴寶莉關閉4家,蔻 馳關閉2家,雨果博斯關閉7家,巴黎世家關閉1家,卡地亞關閉1家。

奢侈品行業專家周婷預計,由於奢侈品行業大環境和商業模式變化,未來1-2年會有更多奢侈品品牌在華關店。

  奢侈品在廣州為啥難賣?

  此番LV在廣州關閉的麗柏門店,是其在廣州的最早門店,在太古匯旗艦店開業之前也是其在廣州唯一的門店。記者瞭解到,自太古匯旗艦店開出後,由於商圈位置、店面空間以及貨品豐富度都較麗柏店有提升,一直對麗柏店有所分流。

據LV太古匯店的工作人員稱,“根據公司的指示,麗柏店關閉其實是與太古匯店二店合一了。”

  據瞭解,廣州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和上海相比,在LV的市場排位中,戰略地位並沒有那麼高,因此最終決定在廣州只保留一家門店。

事實上,廣州從來不是奢侈品牌的重點市場,曾有腕表品牌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廣州市場的銷售表現一直差強人意,甚至不及內地部分二線城市,因此將廣州列為奢侈品消費的“二線 市場”。

  “為什麼廣州的奢侈品市場還比不過很多二線城市”這一話題,在網上曾引發激烈討論。

網友“free born”的解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珠三角的地緣因素使得這裡長期有到港澳以及海外購買奢侈品的消費習慣,而且長期的民商發達以致藏富於民,低調的消費慣性早已形成,而且沉澱出不追隨、不衝動、不攀比的成熟消費觀。”

  廣州人的消費個性也反映到了商業業態上,使得奢侈品在廣州難有大的市場空間。

在太古匯進駐之前,廣州長期以來只有麗柏廣場這一個有名牌集中的高級購物廣場。

而且今年以來,隨著奢侈品市場的萎縮,部分原本定位高端的商場也開始放低姿態走“親民”路線,太陽新天地今年就宣佈從最初的高端、輕奢定位轉型走大眾化路線,增加快時尚和大眾餐飲的比例,而已經成為廣州高端消費新地標的太古匯也經過多次業態調整,更多引入親民的餐飲、服裝等品牌。

  奢侈品消費市場外移

  目前,全球的奢侈品市場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在中國。諮詢公司貝恩今年初發佈的中國奢侈品年度報告稱,201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八年來出現首次下跌,降至1150億元人民幣。

奢侈品專業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在年初發佈的《中國奢侈品報告》也顯示,中國消費者2014年在本土消費額同比下降11%,中國奢侈品市場占全球奢侈品市場比重由2013年的13%下降到2014年的11%。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事實上,中國消費者在全世界購買奢侈品的市場份額在不斷增加。

貝恩的報告指出,中國內地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占到了全球奢侈品市場的30%;《中國奢侈品報告》也指出,中國人2014年買走全球46%的奢侈品,達到1060億美元,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無可爭議的最大買家。

只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場”轉移到了境外,業界預計未來出國購買、代購、奢侈品電商仍是國人消費奢侈品的重要管道。

  就在奢侈品大牌紛紛關店的同時,輕奢品牌分流了部分消費群體,尤其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崛起,他們不再唯大牌論,而是更在乎是否符合個人風格,這給蔻馳、kate spade等輕奢品牌帶來更多市場機會。

Michael Kors去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4%;截至今年6月27日的第四財季,蔻馳中國內地受同店銷售額增長帶動,表現強勁並有雙位數銷增長,領跑了整 個公司的業績表現。

  正略諮詢的合夥人陳睿較為看好輕奢品牌的未來,“中國的主流購買力正從高端人士逐漸向中產階層轉變,輕奢品牌產品的定位恰好與這部分消費群體的需求契合,因此其未來將有較為穩定的增長空間。”羅蘭貝格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陳科也表示,過去排在前十的奢侈品大牌市場都在收縮,它們的份額流向了排名 11至30的品牌,在其看來,“現在消費者對品牌的專屬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奢侈大牌也在試圖爭取那些更習慣網上購物的消費者。

今年以來奢侈品牌對於電商平臺的發力尤為明顯,曾經表示堅決不開設電商的品牌也紛紛線上開店,香奈兒在美國開啟眼鏡產品線上銷售業務,正式進軍電商,卡地亞也開設了線上精品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