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有了錢,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僅僅靠O2O,在面對BAT的強大壓力下,或許唯一的解藥,就是用手上有的資金,在關鍵位置和盲區,佈局屬於自己的熱點,快速實現商用化,而非繼續等著手機用戶們自己來主動分享。

  連尚網路前不久宣佈,旗下的WiFi萬能鑰匙全球總用戶量(注:獨立設備數)超過7億,月活躍用戶達到3.6億,日均成功連接近30億次。而在整個免 費Wifi生意中,BAT等巨頭已經悉數登場,直接在自己的億級應用中內置免費Wifi已經蔚然成風,因為這是門大生意。

  6月初,連尚網路旗下的WiFi上網工具WiFi萬能鑰匙股權眾籌投資項目開始正式認購。在此之前,該項目主頁訪問量已突破300萬,共收到5519 份預約認購,認購意向金71.747億元,超募220倍。而事實的另一面則是,5月它剛剛完成5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陳大年,這個頂著前首富陳天橋親弟弟、盛大網路創始人之一、連尚網路創始人兼CEO等諸多稱謂的一個“創業者”,特意寫了篇名為《用零成本的方式共用未來》的公開信,其中有一句話特別醒目:“如今,Uber估值500億美金,Airbnb估值200億美金,連尚網路創辦僅兩年就成為估值10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

  不就是蹭網那點事嗎!怎麼蹭著蹭著就成了個大生意了呢?

極客體驗的新階段

  陳大年的說法,“做WiFi萬能鑰匙的初衷是希望每個人都能享受免費上網。”而他甚至斷言,這次實踐將驗證他對未來的一個重要判斷:在任何一個行業,共用都是未來!

  在這樣一個言論的背後,總能讓人隱約的看到被視為是互聯網戰略家陳天橋的影子,一個大氣磅礴的指點江山。

但不同的是,哥哥喜歡從大藍圖謀劃,而弟弟則選擇了從小切口進入。

  有一種說法是陳大年這個名字,其實是在2008年左右才逐漸出現在媒體上,和果殼電子這樣的極客專案緊密相連,而WiFi萬能鑰匙是陳大年在“盛大創 新學院”任院長時提出的專案。

對筆者而言,果殼電子一直想成為盛大文化產業鏈的硬體尖兵(電子書、智慧戒指、智慧手錶和手機),是一次雷聲大雨點小的創業失敗。

而真正讓筆者記住陳大年這個名字的,則是2年前和陳大年領導的眾籌網站中國夢網的一些接觸,同樣是一個極客大眾化的不太成功嘗試。

  “他是一個有夢想的人。”這作為筆者對他認知的一個看起來頗為模糊的身影。而WiFi萬能鑰匙似乎印證著不斷在極客路線上滑行的很遠的他,重新拾回夢想的新起點。

  因為,蹭網這種事,原本就是一個極客化的體驗,只是這一次,陳大年找到了它和大眾剛需最佳的連接入口。

  WiFi萬能鑰匙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作為一款工具類APP,可自動獲取周邊免費WiFi熱點資訊並建立連接,成就免費蹭網的體驗。而周邊免費 WiFi的來源,則依靠手機用戶們的主動分享,而形成一種“眾包”行為。簡言之,這就是一個典型意義上的互聯網共用經濟模型,早前作為網路黃頁和騷擾攔截 的App搜狗號碼通等,也是如此去做的。

  作為盛大創新院這個國內互聯網行業第一家技術研究院的遺產,WiFi萬能鑰匙的技術含金量顯然只能算是技術大咖們閒暇時候鼓搗出的“副食品”,然而最終成為了一道大餐。

  其理由很簡單,智慧手機用戶對此有剛性需求,而非手錶、戒指這類技術含量較高的可穿戴產品那樣,只是可有可無的極客式的玩具需求。

  《艾瑞諮詢2015年中國商業WiFi行業研究報告》中提到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移動網 民達到5.6億,使用‘流量+WiFi’方式上網人群占比75.6%,其中‘3G+WiFi’方式聯網的比例最高達到36.6%。”另有資料顯 示,2014年移動終端WiFi流量占比達58%,這意味著有一多半的用戶平時上網都通過WiFi接入,這高於3G、4G用戶接入量。

  這種剛性需求,使得這家成立3年,僅有36人的團隊,目前積累熱點座標超過2億個。陳大年甚至豪情萬丈地表示該軟體每天17億次的點擊量將創造36.5億元的市場。

蹭網,是一個入口嗎?

  其實並不僅僅是陳大年們看到了商機,對於BAT們來說,蹭網一直是他們想做而沒能真正突破的移動互聯網瓶頸,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個入口。但一開始似乎大家都走錯了路,走到了硬體的死胡同上。

  360是第一個出手的,2013年6月,奇虎360發佈360隨身WiFi,售價19.9元,通過硬體將寬頻信號轉化為WiFi熱點發送。之後,百度的小度WiFi、小米的隨身WiFi、騰訊的全民WiFi等相繼登場,而且價格一路降到了9.9元的白菜價。

  其思維邏輯依然是蹭網,只是出發點在於通過硬體將寬頻信號轉化為WiFi熱點發送。而相似的是,這些廠商也同樣推出了軟體版的WiFi產品,原理和上述硬體差不多,只是用軟體將設備自帶的無線設備,變成WiFi。

  但結果是慘澹的。接入不方便,使用不方便,共用不方便,諸多的不方便最終讓這些產品變成使用者給自己的各種設備鋪設的微型無線路由器而已,一個補充,而非剛需。

  作為創業型公司,反而沒有能力去和BAT們拼搏硬體之時,WiFi萬能鑰匙的選擇成為了最低成本的破局方案,當然,低門檻的破局,自然不會只有陳大年 一家獨佔。其實這種上網方式也並非獨創,如移動的隨E行WLAN,其實也是採用的WiFi熱點連接的方式,只是都是移動的熱點並且需要付費,達不到共用蹭 網的用戶剛需。

  據悉,在國內開展類似商業WiFi創業的公司就有百餘家,而據媒體統計,目前幾大流行的免費WiFi應用,都由創業企業開發,例如WiFi共用精靈、WiFi萬能鑰匙等等。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安裝應用後,只要附近有熱點,一鍵就能上網。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美等國家,假如使用者身處WiFi覆蓋區域,只需點選連結即可使用免費WiFi。而國內因為受到公安部相關規定,所有WiFi熱點 都必須做到實名認證。使用者需要先提供自己的手機號碼驗證,通過之後才可以連結。WiFi萬能鑰匙其實就是繞過了“驗證”,降低了使用者在的流程上的極大負 擔。而很多免費WiFi則守著規矩,而沒發展起來。

  協力廠商資料顯示,WiFi萬能鑰匙僅次於手機QQ和微信,位列國內移動互聯網軟體第三位元。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WiFi共用精靈也獲投千萬美金,足以看到資本市場對蹭網的信心。

  但蹭網就此能夠成為入口嗎?在阿裡巴巴淘WiFi產品負責人葉中校對媒體的表述中,他將用戶對WiFi的需求稱為“剛需”,“像水電煤一樣,作為一個工具類產品,WiFi軟體將會長期佔據使用者螢幕中的一格。”

  而恰恰就是這一格,讓蹭網有了成為入口的可能,類似微信這樣的入口。而且因為用戶對WiFi的頻繁使用,成功的打破了工具性應用如手機管家、應用商店之流,儘管占了螢幕的一格,卻大多時間只是個圖示的瓶頸。

  但問題依然存在,剛需也好,入口也罷,它都不一定能夠形成有效地盈利模式。一個例子就是搜狗號碼通,通過反垃圾短信和標注騷擾電話,它成為了智慧手機 用戶不能缺少的剛需型工具應用,但也因為反騷擾,而讓它其實很難在商業化,特別是廣告模式上有所作為,否則立刻被同質化無廣告產品給消滅。

  正在實現某種意義上的贏家通吃格局的WiFi萬能鑰匙,同樣也面臨這一難題。因為,它是創業型公司,並非BAT土豪版,即使有陳天橋兄弟和盛大網路這麼個昔日的金字招牌也不行。

一個以共用為名的商業閉環?

  圍繞著WiFi萬能鑰匙的讚美和吐槽同樣多。而吐槽最盛的是各大媒體從其誕生伊始即提出的“洩露隱私”的擔憂,其中也包括一些地方的網路安全部門。

  但這其實並不能阻止WiFi共用模式的野蠻生長,唯一的問題只是在盈利模式之上,過去傳統互聯網的“流量為王”經驗,已經在移動互聯網上不斷的被證明無效之下,陳大年們,其實也給出了多種解決方案。

其一,O2O流量模式。

陳大年就認為,現在O2O行業很熱,但很多優秀的O2O服務,連IT人都不知道,“O2O服務和使用者間僅有一步之遙,下一個兩年,WiFi萬能鑰匙將連接O2O服務商與使用者,這樣一來,他們之間將不再有阻礙。”

  而這一模式已經有了嘗鮮者。在今年年初,趕集網宣佈與WiFi萬能鑰匙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將趕集網上的招聘、租房內容接入WiFi萬能鑰匙,連接線下商業與線上服務。

此外,攜程、百度糯米、滴滴打車、格瓦拉電影等多個服務提供者,也已經在和WiFi萬能鑰匙進行試水。

  “現在做事的法則是二八法則,我先找20%的服務商,這20%的服務商能夠服務80%的使用者”按照WiFi萬能鑰匙副總裁李磊的說法,比如和趕集網的合作,就是通過 WiFi 的位置與消費行為特徵,為使用者推送趕集平臺海量的優質的本地生活服務資訊,同時也幫O2O們找到用戶。

  依然還是一個類似GPS定位的廣告模式,只是更加精准了,但真正實踐起來,難度依然很大。

“通過免費WiFi打造O2O閉環是一件很具有想像空間的事。”陳大年的思路似乎又回到了哥哥陳天橋不斷打造閉環的老路上,過去的故事還會重演嗎?

其二,純廣告模式。

領軍者是一家名為16WiFi的創業型公司。“16WiFi迄今已與國內60餘城市簽署公共交 通WiFi建設運營協定,市場佔有率已達50%以上。”16WiFi董事長邱朝敏表示,公交WiFi建設和運營所需全部資金——無論是前期的硬體設備採買 安裝、軟體系統設計開發,還是後期向三大運營商購買流量,以及日常的運營維護——均由16WiFi負擔,無需政府部門和公交公司投入。

  它的突圍路徑很刁鑽,也是WiFi萬能鑰匙們的盲點,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上,頻繁的切換免費WiFi將會使體驗變得痛苦。因此,WiFi萬能鑰匙其實 是一個步行者的配置,而16WiFi則是一個奔跑者的配置。而這個配置也就因為使用方式,而和O2O接入難度變得極大。因此,公交WiFi除了在廣度上向 城鐵、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拓展外,在盈利模式上則多以直接的廣告推送為主。“當你打開一個應用頁面的時候,幾乎是一定會看到自動出現的廣告,到達率是 100%。”另一家主打公交WiFi的文聰科技總經理崔超如是說。

BAT慢了半拍卻會複製

  2015年1月23日阿裡通信旗下的淘WiFi正式上線,1月27日平安WiFi正式上線,這些針對個人用戶的免費WiFi都是直接從運營商採購流量,流量的費用由阿裡通信或平安集團承擔。

  這可以視為是大佬們試水蹭網模式的一種體驗,它憑的不是共用,而是財大氣粗與更為直接的流量變現目的。

  但帶來更加強烈刺激的,則是騰訊,別忘了,排在WiFi萬能鑰匙之前的兩個應用是騰訊的手Q和微信,而它採取的切入手段更為暴力,依靠億萬用戶,直接對共用WiFi的實現模式、使用者體驗和盈利模式進行拿來主義。

  如騰訊手機管家推出新版本加入了“免費WiFi”功能,並宣佈拿出上億元禮券回饋那些通過其“免費WiFi”連網的用戶。而且騰訊還在微信、QQ上加 載WiFi模組。

如果算上其在2014年9月成立WiFi安全聯盟,依靠數萬家超市、咖啡廳、餐館共同打造最大的安全WiFi資料庫,和與之對應的 WiFi開放平臺。一個由騰訊億萬使用者組成的蹭網系統已經形成。

  更關鍵的是,這個系統直接作用于騰訊應用的底層,可以直接為手Q和微信上的商家,特別是公眾號狀態下的商家所直接享用,這一實踐,其實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早已經不是秘密,也成為了許多實體店公眾號的吸粉利器。

且7月初,騰訊又默默的開始運作QQ公眾平臺。

  一個已經形成剛需的產品庫,再加上強大的蹭網功能,騰訊有可能再一次以社交之名,將其他有志於此的小兄弟們的創新,扼殺在萌芽狀態,就如同它在傳統互聯網時代做的那樣。

  而同時,百度和阿裡也在根據自己的互聯網特質,進行著佈局。6月,百度直接注資過億元在16WiFi之上,簡單粗暴的進入了這一領域,除了區別於 WiFi萬能鑰匙這一模式,進行差異化競爭外,也直接將自己的搜索廣告和未來的O2O業務融入其中。而前面提到的阿裡的淘WiFi除了購買運營商流量外, 還加入了一些在垂直領域經營的WiFi熱點,比如垂直於醫院的WiFi網路,而且和騰訊一樣,無須為賺錢煩惱,它們只是為更深層的業務帶去人氣的,是一個 補完,而非唯一,這也使得它們有更超然的生存姿態。

  這才是WiFi萬能鑰匙和陳大年真正的危機,

  將剛剛獲得5200萬美元融資的WiFi萬能鑰匙,用同樣的價格向所有人進行一次平等的股權眾籌!陳大年在公開信中提到的這段言辭,其實已經有了最直接關係生死的注解。

  反過來說,其實也不難說明WiFi萬能鑰匙備受資本市場追捧的另一個原因,6月間本身就是國內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最為瘋狂和迷惑的時節。一個看起來很有前途和錢途的股權,正是最好的選擇。

  可有了錢,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僅僅靠O2O,在面對BAT的強大壓力下,或許唯一的解藥,就是用手上有的資金,在關鍵位置和盲區,佈局屬於自己的熱點,快速實現商用化,而非繼續等著手機用戶們自己來主動分享。

  畢竟,上述意義上的“帶路黨”是不用花錢來購買的,在現有模式下並不真的急需用錢的WiFi萬能鑰匙迫切的募資,或許目的也就在於此。

( 2015-09-24 09:18 ·移動互聯網  品途網  張書樂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