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全球智慧家庭收入達到2358億美元,中國市場將佔據一半的江山。

清科集團和深圳灣創業廣場聯合舉辦“無微不'智'愛在智慧家庭”的沙龍,為創業者把脈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與投資人探討機遇。

  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智慧家庭收入達到2358億美元,中國市場將佔據一半的江山,1200億美元。面對這麼大的市場,通訊存儲、家庭娛樂、 家居控制等是眾多產業元素,構成了智慧家庭,智慧家庭的突破必會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反覆運算。同時,雲計算、互聯網新型技術迎來迫切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9月25日,清科集團和深圳灣創業廣場聯合舉辦“無微不'智'愛在智慧家庭”的沙龍,為創業者把脈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與投資人探討機遇。

光合資本合夥人劉雲:“科技讓醫療走向家庭”

  各位下午好!我是光合資本的合夥人劉雲,今天很高興來到深圳跟創業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主題是“科技讓醫療走向家用”。

互聯網改變生活,但是沒有改變醫療,生病了還是到醫院就診。很難想像在目前這個時代很難想像有這種情況發生。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呢?為什麼醫療行業沒有被這個資訊化時代、移動互聯網 時代所顛覆呢?

  有一個很大原因,去醫院裡面就診,感覺到醫院目前不需要再排隊掛號,也不需要排隊等待醫生就診,更加不需要排隊支付,還是要在醫院裡花很多的時間等待檢查或者預約檢查。

一般情況下半天看不完,可能要花兩個半天時間,檢查報告要事後才能拿,特別是B超檢查、放射檢查,當天檢查拿不到報告的。

把報告拿給醫生看,只需要花1分鐘時間,看的過程需要1、2分鐘,但是檢查要等待很久,這樣導致醫療就診體驗沒有很大變化。

這裡大的原因我們認為是因為在醫院檢查環節 流程沒有改變。

我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情景很快就可以改變。

  2014年是移動醫療的元年,有大量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公司創立。

經過2014年比較浮躁的一年的沉澱和梳理。

在今年或者明年有非常我的優質企業生存下來。

關於做智慧硬體可穿戴的企業生存下來將對這個行業發展起到一個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市場有那麼多的智慧醫療設備,事實上最大的問題是這些產品不夠醫療級別。我們有很多手段可以判斷睡眠品質,很多的用戶。

但是,可以負責任告訴你們,這個東西沒有任何的醫療價值。

我在醫療行業13年,我可以告訴你沒有任何的醫療價值,娛樂是可以的。大部分的設備,監測所謂健康,可以測心跳、睡眠、情緒、 血壓、血糖等,市場上絕大部分產品是沒有醫療價值的,這些產品無法趕上醫療就醫體驗,這是目前可穿戴醫療設備最大的問題,不夠醫療級別。

  未來可以通過一滴血自己測指標,可以通過B超自己做超聲檢查,可以通過智慧聽診器檢測胎兒的情況不受危害,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家用、為了家庭。

未來在家裡通過這些檢查看事情。

大白不是很遙遠的東西,很快出現大白,大白告訴你的孩子、父母親健康怎麼樣,這就是未來的展示。

物聯智慧副總經理羅大恩:“智慧家庭的雲平臺應用”

  我們平臺名稱叫Kalay,是牽手的意思,所有的設備之間像手牽手連接在一起。我們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生態圈,已經整合了超過140個晶片左右,目前接入設備700萬個,每個月連接次數超過了1億次。

  TEK的特點是什麼?

目前偏向音像部分,我們專注在跨資料這塊,大部分專發服務。

上半年歐美市場面對時,有一些很大問題,當我們雲轉發,設備轉到雲上再接下來時,會切斷網路,很多設備沒有正常運作,需要完整的解決方案。TEK可以説明你同時從室內局域網到轉法到點對點。

  我們強調可以做到什麼事情呢?

我們做雲端記錄,可以錄上去,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錄上去。

我們的是採用點對點的方式看,網路上達到最快速度。比如說通過轉發看到的影像是4秒鐘的影像,點對點可以縮短。

  我們解決方案有什麼特色呢?

我們看到了很多物聯網的解決方案,但是最終還是要跟設備接在一起,一般設備有作業系統的問題。

比如說蘋果、安卓、Mac、windows,有什麼問題?有RTOS,是非常輕量型,這也是難度所在。

AbleCloud合夥人孫文博:“AbleCloud加速硬體廠商實現互聯網+”

  我是從事IC行業,在深圳打拼了十幾年,從IC角度看互聯網行業,發現運營商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個是底層決定硬體的功能,一個是決定用戶端提供什麼樣的附加值。

  為什麼互聯網行業帶來很多奇跡一樣的公司,出現一些幾十億美金公司。前幾天有一家公司190億被facebook收購。硬體特點帶來什麼變化?連接無 處不在,資料每時每刻產生,基於強大的雲存儲能力,以及機器人。這是所有硬體產品面臨的挑戰。在深圳最常談到的兩個字是“成本”,但是互聯網+概念引入之 後,成本概念已經完全不相同。

  我們能做什麼?AbleCloud能做什麼?我們的團隊來自於小米、百度、阿裡、大唐,這些蘊含了中國最強的互聯網企業自身架構師。五位元創始人分別是 來自晶片行業、模組行業、互聯網行業,而且我們的設計團隊可以很驕傲地講,軟體發展師基本上都是架構師出身,而且我們的CEO,技術團隊的COO都是國內頂尖的架構師,曾經做過百度、小米最開始的雲端架構的開發。

  我們使命是什麼?我們是一個純軟體公司,不涉及到任何硬體,致力於做什麼呢?致力於並且專注于提供所有智慧設備、智慧硬體需要的安全、穩定、快速開發並且低廉成本的雲平臺服務,可以說是一個服務團隊。

  互聯網帶來行業的改變,AbleCloud給智慧硬體提供哪些改變呢?

BAT架構師水準的雲平臺,都是有原始積累經驗的架構師和團隊在搭建平臺,來自BAT的產品經驗,經歷了無數地運維上和設計上的挑戰,數周完成產品研發。

數周完成是整個開發週期,包括硬體模式對接、包括互動、包括產品上線,這是整個 開發週期,如果只講到雲平臺對接可以做到48小時完成服務。

思銳達產業分析師郭芷希:“智慧家庭落地觀,你真的瞭解90後的需求嗎?”

  我是來自思銳達團隊的郭芷希,我本人就是一個90後,這次針對90後話題進行演講,為什麼我們智慧硬體產品難以落地。

  可能智慧家居和智慧家居兩個詞大家聽過,可能分的不太清楚。

智慧家居強調的是硬體單品的連接與控制,智慧家庭強調的是服務,包含七個應用領域,智慧家居只是其中之一。

  從2013年大家更多地強調這個市場還是有非常大的前景。

在2014年更加強調的是產業升級,怎麼樣從一個普通的家庭升級為一個智慧化的家庭?

而在2015年需要來講落地。因為我們做智慧化要賺錢,賺錢首先要落地。

  分析一下90後群體,現在90後已經成為智慧硬體新興的購買主力,針對90的第一個特性就是懶,這個懶不是貶義詞,而是真正好的智慧化可以讓人變得越來越懶,針對這些屬性美甲O2O、餐飲O2O、掃地機器人出現。享受,我記得媽媽經常說,像90後這代小孩非常幸福,物質生活很豐富,對精神生活有更強的 需求。類似智慧音響、智慧燈。

  2015年大家可以看到智慧硬體的數量在減少,2015年眾籌B2C的電商模式開始失效,大家很難在用智慧化概念打動消費者,智慧硬體的關鍵在於體驗為王,需要依靠產品的體驗來打動消費者群體。

  一款好的硬體產品,外觀做得再漂亮再美觀,總會有人不喜歡,尤其是挑剔的90後,硬體的產品慢慢可以往垂直雲方向發展。

  最後,硬體和O2O形成的閉環。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大量的O2O在湧現,大量的O2O在死亡,現在來看O2O燒錢獲得用戶,成本非常高。

  智慧家庭產業鏈有六大環節,剛才談到晶片技術卻沒原創技術,從方案到硬體導致產品會出現同質化問題,雲平臺也存在落地的問題,O2O服務業存在落地的問題,三者的關鍵在於中間服務平臺的缺失。

服務平臺可以實現跨硬體、跨服務的整合。

圓桌討論:智慧家居的環境

  從14年到15年有很多的智慧產品出現,也洗過牌,很多眾籌拿到投資,需要繼續發展。走到今天不容易,智慧家居行業發現什麼問題又是如何改變過來的呢?

  清科資本副總裁呂卓榮、電陶思創(DTSTON)創始人及CEO楊家、光合資本資本合夥人劉雲、物聯智慧副總經理羅大恩、有巢智慧創始人皮振興、Darma Inc CEO胡峻浩共同探討智慧家居行業所存在的問題。

清科資本副總裁呂卓榮:

  創業是為了好玩和理想才去創業,創業還是挺辛苦的。投資人花錢去燒理想當中,劉總說得很清楚,必須要想清楚有沒有盈利模式、有沒有錢才去做事情,做完天使再做A輪、B輪。

創業大部分的時間是花在融資上可能會有點問題。

電陶思創(DTSTON)創始人及CEO楊家:

  我們是一家90後的公司,我們立足於物聯網這塊,和之前有一些不同,以領域為導向,針對一個領域思考市場化,和O2O融合提供服務。

我們會打造一個閉 環,比如說建材行業,門窗,針對這個領域做什麼樣的門窗,什麼樣的O2O融合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在這樣的情況下開發一個企業讓這些門窗介入。

  從發展過程中我覺得忽略一個問題,把智慧家居、智慧硬體當做一個行業,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是把它當做一種趨勢。

趨勢和行業有什麼關係?

比如說生產一 個智慧花瓶、智慧插座、智慧門窗,你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傳統的產品升級到智慧化產品時,不能脫離以前的行業,這是我們的經驗。

  比如說我們做智慧門窗,立足點是本身就立足於建材,在全國建材品占主導。我們先做不是如何做好智慧門窗,而是進入行業進入商會和品牌一起合作共同打造這個東西。

  我們進入家電時會各種各樣的開發,但是跟企業真正融合的點在哪裡?這需要時間的。

  最後,我覺得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是VC的問題,電陶思創在發展過程中已經接觸,但是發展初期就沒有融資,原因很簡單,我們不認為智慧家居四個字就代表著機會,我相信智能家居比較起來時,在座各位很痛苦,痛苦之後會很幸運。

原因很簡單,就像現在物聯網一樣,不是革傳統行業的命,做家電不是革家電行業的命,做智慧門窗不是革智慧門窗的命,這跟商品融合很重要的。

要新生的,新生點是關注90後這一代,關於新生的問題要更多考慮,然後才是產品的意義。

光合資本資本合夥人劉雲:

  光合資本是一家專業做智慧硬體方案的VC,投資的方向是1000萬以上的額度。

  這個問題是問創業者的感想。

我做投資人之前有做網站的創業經歷,可以以創業者的身份跟大家分享一下創業的體會和感覺。

創業是很辛苦的事情。

如果你是創業者,首先創業不是為了生存,為了做有興趣的事。

創業是為了理想,如果不是為了這個不要去創業。

  回到創業的問題,只能舉醫療行業的領域。

去年是移動醫療非常火的一年,所有的醫療專案只要加了互聯網身價倍增,目前有3000個移動醫療的APP,95%都是去年出來的企業,這樣的情況下會造成行業很浮躁,今年對於資本來說,我們堅決不投互聯網醫療,覺得這些項目99.9%沒有任何價值的, 是同質化,浮躁情況下大家為了創業、為了生存為了暴富的心情來做這個。

這個局面很悲觀的。

  我想跟各位分享,做創業不是為了短期的回報,創業一個是為了好玩,一個是為了理想。

  互聯網醫療行業很特殊,關於這個行業的盈利模式,這個行業是沒有明確盈利模式。

在一個沒有明確盈利模式行業中,企業生存必須要融資,對於資本來說,醫療健康產業非常大,所有的VC、PE加企業是4萬億,醫療行業中來說VC、PE起的作用很小,專業投醫療領域資本更加小。

在這個行業中資本不看重的,沒有承載大健康領域的使命,造成了資本項目非常謹慎,醫療行業水很深,造成了產業項目很謹慎。

依靠VC作為生存的企業來說,對你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什麼?

要真正沉下心來好好做這個事情。

可以通過商業計畫書,可以融到筆資,需要A輪需要B輪需要C輪才能活下去,如果沒有盈利模式情況下一定是為了有趣的事情去做, 為了融資做下去沒有未來的。

物聯智慧副總經理羅大恩:

  大家好,我是羅大恩,我們公司是物聯智慧,做的是物聯網雲平臺,是視頻相關雲端解決方案。

  公司發展的歷程最大的問題是物聯網沒有標準,所有的東西都是新的方向。

第二,夥伴之間遇到的問題,這些產品是不是真正達到剛需的需求。智慧燈泡,透過APP開燈和走到門口開燈,有什麼差異?

這些問題怎麼解決?這些嘗試過程中經驗剛剛出現,是磨合和難以琢磨的方向。

有巢智能創始人皮振興

  我們是氛圍開創者,家庭氛圍、辦公氛圍、室內氛圍。

  我們有豐富的管道,希望走線上,最後發現走線上沒什麼量,基本上都慢慢死掉,因為走線上要強大的運輸能力,必須走線下。

現在另外一個問題是管道商要高額的利潤50%以上,新產品不會走太高,就稀釋工藝、稀釋品牌賣不到高價。我堅持高品質、高工藝,又希望有品牌有利潤。

Darma Inc CEO胡峻浩:

  我們公司叫Darma Inc,總公司在羅湖區,我們公司做硬體,在深圳有工廠,加入了全球第一家做智慧硬體孵化的。

我們產業是把傳統的傢俱變成智慧化,比如說智慧沙發。

我們第一款產品是智慧坐墊,在辦公室使用,辦公室引起的頸痛和背痛等身體問題,我們是健康行業。

  我們也是風投死掉再做風投,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早期產業期,我們有四個團隊,來自全世界各地,美國、加拿大、德國、西班牙。

產品失敗的是在做一些偽命題的智慧設備,後面的生產、結構,有那麼強的生產鏈完全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前面遇到的問題。

包括老外也是一樣,我們團隊裡面90%是孵化器裡面,90%是國外團隊。是產品到底是什麼價值,不是插座智慧化,而是為什麼這麼做。

( 2015-09-26 15:23 ·  新芽NewSeed  劉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