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種催收帳戶中,與醫療相關的催收以及來自電訊、公用事業、付費電視行業的催收帳戶占到七到八成。

在消費者層級上,2014年5月聯邦金融消保局的一項研究給出了消費者信用報告中各類別催收帳戶的分佈情況。

  筆者在過去的一些文章中曾對美國三大征信機構不同版式的消費者信用報告(本文亦稱個人信用報告)格式及內容做過詳細闡述,但闡述主要針對信用報告的樣例進行,對於樣例中未出現的報告成分甚少述及,對於報告中各類資訊的覆蓋面也沒有論述。

本文主要討論報告中各類資訊的來源和實際報送情況,不涉及資訊的展 示。

本文的參考資料主要來源於美國聯邦政府監管部門的公開出版物。

信用檔案與信用報告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金融消保局的定義,消費者的信用檔案指征信機構記錄和存儲的關於消費者的全部資訊,與資訊存儲的具體方式(如紙質或電子)無關。

  信用報告指“征信機構向授信機構或其他用戶提供的消費者報告”。“信用報告通常包括消費者信用檔案中可向最終使用者報告的資訊”,故信用報告與信用檔案密切相關但不必完全等同。

  美國《公平信用報告法案》對消費者報告的定義有四個組成部分:

一是形式,消費者報告可以是書面、口頭或任何其它形式;

二是提供者,消費者信用報告由征 信機構提供;

三是內容,消費者報告是“記載消費者個人的可信性、信用狀態、信用能力、性格、一般聲譽、人格特徵或生活方式”的“任何資訊”;

四是用途,消 費者報告用於或期望用於判斷消費者是否有資格獲得信貸、(個人及家庭)保險、雇傭或其他該法案許可的目的。

信用檔案的內容

  消費者信用檔案包含以下五大成分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檔案頭/身份識別資訊。檔案頭容納該檔案主體的身份識別資訊,包含信用主體姓名、曾用名、當前及過去的地址、社會保險號、出生日期及電話號碼。

信用交易帳戶資訊。信用交易帳戶資訊指授信機構在該消費者名下報送的信貸帳戶資訊,通常包括:帳戶類型、信用額度 或貸款額、帳戶餘額、帳戶的還款歷史(包括帳戶開立和關閉的日期、還款的日期、帳戶是否處於逾期或催收狀態等)。

如果帳戶有多於一個借款人,相關帳戶資訊 將出現在每個借款人的信用檔案中,同時說明該借款人與帳戶的關係(如共同借款人或授權借款人等)。

交易帳戶資訊通常還容納一些標記,說明該帳戶是個人帳戶還是聯名帳戶、該帳戶是否包含在某個破產訴訟之中、訪問該帳戶的媒介(如貸記卡卡片、存摺等)是否丟失或被竊以及已關閉帳戶的關閉原因(例如債務償清或借 貸人請求關閉)等。

某些信貸帳戶資訊不包含在信用檔案中,如利率、積分或費用資訊,某些帳戶表現歷史資訊也不包含在信用檔案中,例如使用該信貸工具進行的交易流水和該帳戶上的(明細)還款信息。

此外,信用檔案不容納消費者的收入或資產資訊。

公共記錄資訊。信用檔案容納消費者的“有金融性質的”公共記錄資訊,包含破產、司法判決和聯邦及州的稅務留置信息。

逮捕及定罪資訊通常不出現在消費者的信用檔案中,但某些其它類型的消費者報告機構例如雇傭背景篩查機構採集這類資訊。

其他不出現在消費者信用報告中的 公共記錄資訊包括:婚姻登記、收養以及不涉及判決的民事訴訟資訊。

催收信息。協力廠商催收機構或購債機構代表放貸機構報送的催收帳戶資訊。至少某些征信機構將這類資訊作為一個獨立的類別在信用報告中展示。

查詢資訊。消費者的信用檔案需要保存每一次信用報告查詢資訊。

對於雇傭相關的查詢,需要提供兩年的查詢資訊;對於信貸應用和大多數其他非雇傭應用(例如租房篩查、保險、政府的執業資格或福利申請)至少需要提供一年的查詢資訊。

有些征信機構超越法律上的要求、提供過去 兩年的查詢請求資訊。

征信機構將信用報告查詢區分為硬查詢和軟查詢兩類。只有硬查詢資訊展示在授信機構及其他用戶獲取的信用報告中。

  消費者信用檔案還可能包含信用主體本人要求添加的各種聲明資訊,例如安全凍結聲明、兵役凍結聲明、欺詐示警聲明以及針對檔案中某個帳戶內容或整個檔案的其他聲明資訊。

  平均起來,每份美國消費者的信用檔案中包含13個過去或現在的信用交易帳戶,其中9個是銀行或零售商店發放的信用卡帳戶,4個是分期付款帳戶(例如汽車貸款、住房抵押貸款或助學貸款)。

信用報告的內容

  一般而言,所有信用檔案中的資訊都出現在信用報告中,但存在一些例外情況。例如,征信機構為雇傭用途提供的信用報告中不包含信用主體的出生日期以及其他敏感資訊,也不包括信用評分。

  美國每家征信機構的資料庫中有大約13億個活躍帳戶。

據美國聯邦金融消保局調查,來自信貸機構的交易帳戶構成信用報告中的交易帳戶的主體,其中40% 的交易帳戶是銀行卡帳戶,18%的交易帳戶是銀行發行的零售卡帳戶,13%是協力廠商催收機構或買債機構報送的催收帳戶,7%是助學貸款帳戶,7%是零售金融公司的消費貸款帳戶,7%是住房抵押貸款帳戶,4%是汽車貸款帳戶,餘下4%帳戶的報送機構類別歸屬不明。

公共記錄資訊。信用報告中的公共記錄資訊主要來自美國律商聯訊公司的風險資料檢索服務(LNRDRS)。

通過律商聯訊公司採集公共記錄資訊而不是自行搜集該類資訊的決策使得征信機構可以從單一來源獲取資訊,而不是同數百家公共記錄資訊源直接建立聯繫。

  律商聯訊每年向三大征信機構的每一家傳送大約1000萬到2000萬條公共記錄資訊,其中破產資訊、稅務留置資訊和民事訴訟中涉及錢的判決資訊大約各占三分之一。

破產資訊來自美國法庭管理辦公室的法庭電子記錄公眾訪問系統(PACER),資料聯網獲取。

稅務留置資訊和司法判決資訊需要從總數達一萬家到一萬兩千家的州或地方法庭以及州或縣級政府辦公室得到。

律商聯訊公司說這兩類資訊中大約30%可以通過電子手段獲得,其餘70%要靠人工錄入電腦系統。

為此律商聯訊公司組織了一個獨立承包商網路專門執行資料錄入工作,平均每個資料獲取人員每天錄入約200條資訊。

  律商聯訊在向征信機構報送資料的同時,也承擔異議處理的工作。

公司會派專人到法庭或政府機構去重新核實存在異議的資訊。每年律商聯訊會從各征信機構收到一百萬到兩百萬件異議處理請求。

  將律商聯訊公司提供的資訊匹配到征信機構已有的信用檔案中去是另一個挑戰。

根據一項統計,只有3%的法庭訴訟檔包含訴訟主體的社會保險號資訊。

公共記錄資訊更新方面也有很大問題。根據行業內的統計數字,某些州法庭平均要花費兩個月的時間才能發佈書面的判決記錄。

催收信息。關於信用交易帳戶中催收帳戶的占比問題,不同研究給出不同的數位,從9.1%到13%不等。

各種催收賬 戶中,與醫療相關的催收以及來自電訊、公用事業、付費電視行業的催收帳戶占到七到八成。

在消費者層級上,2014年5月聯邦金融消保局的一項研究給出了消 費者信用報告中各類別催收帳戶的分佈情況,見表1:

  表1 消費者報告中催收帳戶細分及占比

催收帳戶類型

容納一條或多條此類催收帳戶的消費者數量占比

醫療或保健

19.4%

電訊(包含固話、移動、網路及有線電視)

8.7%

公用事業或能源

7.6%

零售

6.9%

銀行

2.7%

其他金融類

1.5%

  由表1可見,來自金融類機構的催收事件占比很小,而醫療類催收占比相當大,有些研究稱占到全部催收帳戶一半以上。

  圖1從另一個角度描述擁有催收帳戶的消費者占比。

圖中顯示,31%的個人信用報告中容納一個或多個催收帳戶。

僅容納醫療相關催收帳戶和僅容納非醫療相關催收帳戶的報告分別占7%和12%,而同時容納這兩類催收帳戶的信用報告數量占比為12%。

  從資訊的集中度上看,電訊和銀行類催收資料的集中度最高,即少數幾家報送機構報送大多數的催收帳戶。

醫療和保健類催收資料的集中度極低。表2給出各主要類別催收帳戶的第一、第二、第三和前十大資料來源報送資料量在總量中的占比。

  表2 美國前十家資料來源報送催收帳戶類型及占比

催收帳戶類型

第一資料來源報送占比

第二資料來源報送占比

第三資料來源報送占比

前十資料來源報送占比

醫療或保健

3.1%

2.5%

2.5%

18.3%

電訊(包含固話、移動、網路及有線電視)

36.9%

13.1%

12.3%

83.2%

公用事業或能源

32.4%

15.6%

3.5%

66.1%

金融

36.2%

15.8%

4.6%

74.3%

銀行

29.7%

23.1%

22.3%

87.1%

零售

20.7%

9.8%

7.0%

58.9%

替代性信用資訊。替代性信用資訊指征信機構採集並報告的非信貸然而類似于借貸行為的交易資料,主要表現為消費者在電訊、公用事業和租房等服務中履行償付承諾的資訊。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一大批催收公司已經開始報送涉及嚴重違約的負面的替代性資訊(根據2009年對70家企業的一項調查,89%的被調查企業聲稱報送負面的替代性資訊),但報送反映正常還款情況的正面替代性資訊的企業數量十分有限。

根據從美國某些征信機構得到的數字,大約只有15%的替代性資訊報 送機構報送正面資訊,其中公用事業企業的報送率略高,可能達到25%。從征信機構實際得到的替代性資訊占比來看,根據2005年的一項統計,美國三大征信機構之一環聯的資料庫中,大約僅有1%的帳戶是替代性信用資訊帳戶。

大約5%的信用檔案或信用報告中容納一條或多條時間跨度在一年以上的替代性資訊帳戶。

除數量不足外,替代性資訊的地域特徵反映也比較明顯。例如,調查稱84%的公用事業資料來自三個州(美國有50個州),81%的電訊資料來自兩個州,電訊 和公用事業資料所涉人群很少交叉。近年來美國征信機構採集的替代性資訊的覆蓋面有一定改善。

例如,美國征信機構艾克飛創建了一個覆蓋1.71億人的電訊、公用事業和付費電視資訊資料庫。

這1.71億信用主體包括1.46億有信用報告的消費者和兩千五百萬沒有信用報告的消費者。

另一家征信機構益博睿通過並購 擁有了一個容納900萬租戶資訊的住房租賃資料庫(考慮到美國目前據信租房人口達到四千萬,900萬租戶仍然是一個很小的覆蓋面)。

益博睿還在通過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的方式積累更多的租房資訊。

除資訊報送“廣度”方面不足外,替代性資訊的報送還有“深度”方面的不足。與信貸資訊相比,替代性資訊報送機構在 “報送哪些、報送多久”等方面與金融機構相比有更大的隨意性。

例如,2013年的一項調查表明,只有極少數的替代性資訊報送機構按月更新所報送帳戶的狀 態。50%的電訊帳戶和公用事業帳戶在首次報送之後六至七個月後停止報送,這一數字在十二個月左右進一步下降到不足30%。

這些數位均遠低於《公平信用報告法案》所規定的保存帳戶資訊七年的要求。

  替代性資訊在信用報告中展示的方式與信貸資訊沒有區別,即催收帳戶資訊與信貸催收帳戶資訊一樣展示在報告的催收部分,其他帳戶資訊展示在報告的信貸交易部分。

這些資訊的解讀也同信貸資訊的解讀方式一致。換句話說,替代性資訊報送在性質上不是增加了“一類”資訊,而只是增加了一些交易帳戶。

分析和總結

  通過對美國信用檔案和信用報告的分析,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認識和啟示:

  一是美國征信機構的資料庫中容納的消費者信用資訊遠較我們豐富。在“廣度”方面,美國征信機構的資料庫覆蓋大約90%的潛在信貸人口(一般指15歲到65歲或20歲到65歲的人口數,約占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我們只覆蓋約三分之一;在“深度”方面,美國征信機構資料庫中人均信貸帳戶數約為13個(包 括結清的帳戶),我們只有不足四個。

很明顯,在信用資料分析方面,我們的美國同行有多得多的資訊可以使用。

  二是在個人信用報告的內容方面,美國和中國並無本質區別。這大體說明至少在“形”的方面我們向美國同行學得還不錯。

  三是在信用檔案的內容上,我們相對欠缺的是公共記錄資訊和催收資訊,特別是催收資訊。這不僅是征信行業的問題,也是司法體系建設和商務實踐方面的問題。

  是在替代性資訊採集方面,美國征信機構付出了不少努力,但現在看來仍然任重道遠。這對我們是有意義的啟示。

( 2015-09-21 09:50   《中國征信》  李銘(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技術顧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