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要清科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國內約有2000只以新三板投資主題基金(擬)發行,統計到的每只平均規模為2.45億元,以此推算預計總規模大概為5000億元。但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整個新三板掛牌企業募集的資金總額才630億, 剩下的4000多億的新三板基金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富姐有話說:

  劉強東說,豬飛起來有什麼結果?你是頭豬,飛到天上去,是瘋狂了十幾秒,但摔下來死得更快。

  強哥說,估值兩億美金的二手車應用,實際交易量只有兩輛,還是內部人下的單,這個市場真瘋狂。

  不過,這個依靠互聯網泡沫崛起的電商強人,還是在這個地球上曾經最為瘋狂的資本市場納斯達克,實現了發家致富。

  其實,強哥討伐的不僅是互聯網,而是整個資本市場。這其中,也包括新三板。

  幾個月前,新三板曾是風口的那頭豬,而幾個月後的今天,新三板已要死不活。

  當然了,沒人願意說新三板存在泡沫。

  畢竟,一些靠“錢生錢”的人,還在不停的向新三板要錢,從幾億到幾百億,胃口大開;一些真正想融資的人,還在等待,所以選擇隱忍;而另外一些原本準備享受泡沫,進來割韭菜的人,後來發現,自己才是那可憐的韭菜,因此也無話可說了。

  最可惡的是,那些在泡沫中,信誓旦旦說要和新三板白頭到老的人,打著新三板的名義圈完錢就不見了。

清科統計,截至今年八月底,國內約有2000只以新三板投資主題基金(擬)發行,統計到的每只平均規模為2.45億元,以此推算預計總規模大概為5000億元。

  問題是,這個總規模只有一萬多億的市場,還有4000多億的新三板基金箭在弦上,突然沒錢了,也沒人玩了。

  互聯網有過的瘋狂,新三板一個不落

  劉強東說,風來了,豬摔下來死得更快。

  劉強東想說的是,中國互聯網產業是巨大的泡沫。

  強哥拿身邊的故事舉例,估值兩億美金的二手車應用,實際交易量只有兩輛,還是內部人下的單。

  其實,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早在2014年年底就預警過互聯網泡沫。

  他當時的說法是,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瘋狂地投資項目,之前不太常見的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融資開始變得極其平常。

  而且,創業項目每輪融資之間的時間差被迅速縮短,甚至上輪剛結束就漲價幾倍開始下輪新融資的情況也變得‘合理’且頻繁起來。”

  這與前幾個月的新三板市場何其相似。

  那時候,新三板具備了一切癲狂的特徵。

  1、由於春節後的二級市場火爆異常,一些三板企業定增坐地起價,第一次定增和第二次定增的價格最多能相差5倍,詢價範圍可以是30元到60元。

  2、在短短的時間內,不少推出多輪定增,並且後一個定增價格是前一個參與定增價格幾倍以上,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公司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

  3、遍地都是黃金,因為定增沒有限售期,只要能有幸拿到票,通常會有7折、8折的折扣,股票一到賬,投資者帳面浮盈即可達到20%以上,因此不少人四處走關係拿定增。

  4、各大機構都在追著要票,原來詢價區間是15-30元,實際定增按最高來募,有些股票還能超募。那時,做市翻6倍的票,不在少數。

  5、各路投資者都想來割韭菜的投資人,猛然發現,相比定增、做市商,自己才是那個韭菜。

  就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樣,浮華過後,新三板市場開始一地雞毛:指數腰斬,成交量冰封,投資者逃離。

  瘋狂之後的代價是巨大的。

  截至8月27日,今新三板已發佈近200份增發延期公告。

14個終止增發的案例中,有9例發生在8月以後,終止的原因大多是投資者認購不積極。

  而且,延期的數量正在逐月增加,5月份有19次延期,6月份29次,7月份34次。

  而截止8月26日,在今年順利定增的做市企業中,有55家做市企業目前股價低於定增的價格,跌幅最大的超過50%,低於定增價20%的公司34 家,占到整體破發公司的六成以上。

  納斯達克當年就是在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創業企業的炒作下,幾年間上市公司由3000多家膨脹到近6000家,製造了一個概念就能包裝上市的神話,結果導致了2001年2400多家公司退市,納斯達克指數從5200點下跌至1000點的新世紀危機。

只圈錢不投錢,萬億基金也沒卵用

  而當市場快速向下時,各色人等不僅不反思,又開始呼喚制度紅利。於是乎,一旦有政策上的風吹草動,這些人並開始歡呼,然後政策落空後,再一遍一遍的哀傷,然後再期待。

  在方正證券高級富總裁于建科看來,納斯達克經歷了數十年的制度才完成,為什麼我們要苛求新三板在短短幾年內就把制度建設得很完善呢?

  以分層制度為例,納斯達克的分層演進是通過四個階段來逐漸演化過來的,時間非常長,至少經歷了20多年時間。

  再看施行了一年的做市制度。

在多數人看來,是做市制度啟動了新三板,並期望做市能看齊納斯達克,甚至是A股的競價交易。

  但一個可怕的真相是,儘管整個新三板有700多家掛牌公司參與做市交易,但有超過5成公司是僵屍,沒有任何成交,單股日平均成交量僅60萬元。

  或者說,截止到目前為止,做市成交的前10家公司貢獻了40-50%的成交額,前20的公司貢獻了60-70%的成交額。

  五月末的一次會議上,針對新三板是否存在泡沫和風險,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董事長楊曉嘉認為,新三板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當前市場熱度正是反映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社會資本投資難”的兩難問題。

  問題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解決了嗎?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曉蕾說,若新三板偏離初衷,就很可能變成另外一個“錢”賺“錢”的虛擬遊戲場。

  在左曉蕾看來,三板市場初衷是為未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對接股權投資基金的平臺。

但是,當前三板市場被變相做成了純交易市場,與其他場內交易市場沒有實質性區別,頻繁的股權交易轉讓資金並未支援掛牌公司實質性的發展。

  左曉蕾擔心,降低門檻,一擁而上、魚龍混雜的規模擴張,可能固化叢林式野蠻發展和放大原始貪婪人性。

  “阿裡巴巴如果在15年前創立初期就上市,絕對不會有今天的輝煌,甚至在早期消失的概率都非常大”。

  事實上,儘管今年前8個月新三板定增融資總額630.1億元,但其中的多數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

  統計顯示,今年前八個月,11家金融類企業這其中金融企業募集資金達到244.5億元,占比達到38.8%。

  而且,這些做“錢生錢”生意的人還在不停的向市場要錢。

  就在其剛剛刷新了新三板最大單筆融資資料之後沒幾天,9月9日晚間,中科招商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通過不超過300億元規模的再融資議案,認購物件可以現金或資產等方式進行認購。此次發行價格擬為每股27元,大幅高於上一輪18元的定增價。

  如果中科招商300億定增最終得以成行,新三板的融資上限也幾乎逼近A股市場。

A股市場融資最大規模的定增是京東方A在去年以460億元創下的,H股的記錄則由中國平安以368億港元保持。

  但這些在新三板拿錢,或者打著新三板名義發行基金的機構並沒有把錢投向新三板。

清科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國內約有2000只以新三板投資主題基金(擬)發行,統計到的每只平均規模為2.45億元,以此推算預計總規模大概為5000億元。

  但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整個新三板掛牌企業募集的資金總額才630億,剩下的4000多億的新三板基金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 2015-09-25 11:26   三板富  富姐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0981938541 的頭像
    ken0981938541

    ken0981938541的部落格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