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O2O燒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第一財經日報 關健 2015-08-30 21:48:00

這兩天,外賣O2O行業的頻繁舉動讓快要過去的這個夏天又重新燥熱起來。

外賣配送O2O平臺生活半徑獲得C輪3億元融資的消息坐實。

8月30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口碑公司兩位元高層核實並確認,由阿裡巴巴和螞蟻金服合資成立的新口碑成為該輪的投資方,只等本周對外正式發佈消息,這也是成立兩個月以來,新口碑的第一投。

另一邊,逐步組建自營配送體系的餓了麼傳出獲得新一輪6.3億美元融資,但該消息隨即遭到廣泛質疑,被指吹牛成分過大,實際融資額可能僅為4億美元左右。而外賣O2O市場上目前份額最大的美團也在苦苦醞釀其新一輪融資。

“外賣燒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賣O2O平臺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訂單補貼和物流配送,外賣行業融到的大把資金迅速被扔 進了這兩個無底洞,但在業務範圍大舉擴張的壓力下,自營物流越來越受到挑戰,社會化配送方的加入成為趨勢之一;而外賣O2O平臺自身也在朝分化的路徑前進,適合提供標準化外賣的、適合當家服務的、適合中央廚房二次配送的,未來各方角色將會逐漸清晰。

不只生活半徑一家

上週末,市場上傳出生活半徑獲得C輪3億元融資的消息,稱投資方是阿裡巴巴旗下公司新口碑,但消息未獲得任何一方的官方證實。

8月30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口碑公司兩位元高層確認了這一消息,並確認這是新口碑成立兩個月來的第一項投資,但並未透露更多詳細資訊。

而生活半徑創始人徐偉昊表示,將在本周正式公佈這一消息。

據本報記者瞭解,生活半徑是2010年9月起步於北京,由清華、中科院、北郵等高校背景的團隊創建的生活服務O2O平臺,屬於外賣中的“重模式”代 表, 擁有自營配送力量,員工近2000人,在全國11個城市開展業務。

從2012獲得戈壁資本天使輪投資至今,它已獲得A輪、B輪(5000萬元)、C 輪(3億元)投資。

口碑外賣負責人魯軍30日在電話裡對本報記者稱,生活半徑從去年開始就和阿裡巴巴旗下的淘點點進行合作,以代送公司的身份,幫助淘點點拓展商戶和用戶資源,它解決的是物流最後3公里問題。

他同時透露,口碑目前在談的不只生活半徑一家,還包括其他一些協力廠商配送服務商,這也是口碑外賣利用社會化配送力量的思路。

事實上,除了淘點點,生活半徑也曾與百度外賣、美團外賣、大眾點評等建立合作關係。

戈壁創投合夥人徐晨30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當時天使輪給生活半徑只投了數百萬元,這次的C輪融資應該是口碑一家所投,最多有個別既有投資人跟投一點,但除口碑外沒有其他新投資方進入。

生活半徑創始人徐偉昊曾在今年5月份表示,公司將從外賣切入,逐漸拓展到便利店、水果、蔬菜、鮮花、蛋糕等其他品類。

而這和口碑外賣的發展思路相匹配,據魯軍向本報記者透露,增加物流資源、擴張配送品類、拓展城市是口碑外賣在做的三件事。

協力廠商配送商戲份加重

目前,在易觀國際針對2015年上半年統計的最新資料中,美團外賣在外賣市場占比為41.24%、餓了麼則為38.75%。另據速途研究院最新發佈的《2015上半年餐飲O2O報告》統計,市場占比前四名的排序分別為美團外賣(37.9%)、餓了麼(29.4%)、百度外賣(10.2%)、淘點點 (7.4%)。

“外賣燒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不亞於此前的打車軟體行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賣O2O平臺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上述四家外賣O2O平臺中,美團外賣的燒錢能力驚人,甚至一度高達每月2億元,今年1月剛剛融到7億美元後,王興又在醞釀新一輪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百度外賣從百度拆分出來 後,也單獨獲得了2.5億美元融資,提升配送力量將是這筆資金的主要用途之一;而餓了麼傳出獲得最新一輪6.3億美元融資,也在加碼其自營配送體系。

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像外賣這種高頻行業,燒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外賣平臺每單虧損7、8元成為常態,成熟的配送體系還沒有完全搭建起來,但資本不會持續做不計回報的買賣,到明年上半年行業格局有可能會敲定,屆時可能會有角色被吃掉。

究竟是自建物流好,還是依靠協力廠商配送比較好?

這一點愈發成為外賣O2O爭奪的焦點之一。

上述四家中,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均可以被粗略地歸 為自建物流體系,即在一、二線城市用公司自己的物流團隊,在三四線城市招募物流代理商;而口碑外賣秉承阿裡的平臺模式,不自建物流,選擇招募協力廠商做送餐 服務,比如這次投的生活半徑。

戈壁創投合夥人徐晨對本報記者說,公司看好重模式的外賣O2O平臺,這也是當年投給生活半徑天使輪的原因。

自身物流體系搭建起來後,無論是送盒飯,還是拓展到其他高客單價的類目,相對都比較容易。

重模式也受到了餓了麼的關注,今年6月,餓了麼上線蜂鳥配送系統,短期目標達到10萬名配送員(包括眾包模式),並提升物流的科技化水準。

人人配送是癡人說夢?

外賣O2O平臺在三、四線城市迅速擴張業務的過程中,協力廠商物流加盟者成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社會化配送模式的極致是什麼?

人人配送,每個人都能充當配送員,然而這有可能實現嗎?

舉例來說,一個用戶在外婆家吃完飯後,看到餐館系統裡恰好有一單外賣離自己家很近,他可以順手接下這單生意,將餐食送到訂戶手裡,拿走這筆配送費,這對於商戶和外賣平臺來說,很大程度上節約了配送人手問題。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外賣O2O業內瞭解到,目前就有平臺方嘗試接下來將這種“全民”的概念植入外賣配送體系中,比如口碑公司CEO範馳就在不久前向本報記者透露過類似想法。

但一個很現實的考驗隨即而來,如何評估並規避這個配送員可能的道德風險?

“如果他私自把所配送的餐食打開了,自己吃了兩口,甚至往裡邊放了什麼東西,這怎麼辦?”一位外賣業內人士說。

事實上,這也是採用輕模式的外賣平臺的普遍弊端,即如何保證配送管理和秩序。

新浪科技最近針對各家外賣O2O平臺進行的測評顯示,外賣是否準時、保質送達,是用戶在意的核心訴求。

美國外賣鼻祖Grubhub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訂單資訊與技術平臺,配送由餐館自己或找代理商完成;而像剛剛宣佈進入餐飲外賣行業的團購網站 Groupon,前期打算讓有配送能力的餐館自己送餐,後續會和協力廠商物流機構對接。

美國市場的服務意識、誠信環境、規範化程度等已經為線下的送餐服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保障,但目前中國外賣市場尚缺乏這個環境。

人人配送的前提是個人信用的接入。

一個用戶能否成功接下“順手單”,決定于系統後臺對其信用風險的評估判斷,這就涉及到使用者大資料的層面。

個人信用的引入只是將人人配送的夢想勾勒得更現實一些,但要做的鋪墊顯然還有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