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暫停 新三板成PE退出主管道

一財網 周宏達 2015-10-28 23:53:00

在IPO開閘預期不明朗的背景下,新三板正成為私募機構退出最主要的管道,佔據了退出案例的半壁江山。

隨著更多擬上市公司轉而申請掛牌,新三板也將獲得更多優質的企業資源。

近日清科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IPO暫停,PE/VC機構在新三板退出案例猛增,前三季度共有423筆退出,占退出案例總數量的一半,超過了IPO成為目前私募機構退出的最主要的方式。

儘管新三板估值低於A股市場,但仍能給投資機構帶來比較豐厚的回報。

上月掛牌的樂華文化從兩家投資機構融資1億元,掛牌後市值高達33億元。

7月掛牌的賽斯特憑藉6千萬元機構投資實現了42億元市值。由於新三板掛牌流程時間跨度穩定在半年左右,也縮短了機構退出的週期。

今年6月以來A股市場發生劇烈波動,上證指數從5100多點高位攔腰折半跌至2800多點,這令監管者在7月初及時暫緩發行工作。

在IPO重啟預期不明朗之際,多位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已經有擬上市公司在申請掛牌新三板。

10月28日,南京證券在借道上市受挫後正式掛牌,成為新三板上第五家證券公司,同時增資擴股實現配套融資近36億元。

據披露,南京銀行前5月淨利潤逾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

越來越多優質企業登陸給新三板上的投資機構提供了標的。

不過,新三板正深陷流動性困境,上半年湧入的短期資金也面臨退出的風險。

目前,新三板上的“主題基金”、“定增基金”大多只有3年的存續期,在市場年初行情火熱時進入,希望以“短平快”的運作模式搶佔制度紅利。

由於分層和競價交易等制度創新未能按市場預期落地,新三板市場交易量有所回落,目前日均成交額在4億元左右徘徊。

如果市場持續冷清,將令投資機構面 臨退出的尷尬,加深他們的疑慮。

清科資料顯示,儘管第三季度PE/VC新支持的掛牌企業接近前兩季度之和,但總體對掛牌公司滲透率仍不足30%。

對此,洪泰新三板基金創始合夥人、CEO馮志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投資機構應該丟掉短期交易轉暖的幻想,回到價值投資的路上,把管理資金的期限拉長到至少五年。

我們希望尋找未來可以IPO的優質創新企業,現階段先積極利用新三板的環境把企業發展壯大。”

馮志還認為,分層和公募基金是新三板市場下一步能夠期待的政策紅利,“但要加大力氣提升資訊披露品質,鼓勵市場的投研力量的發展。

對於一個市場化制度安排來看,不動比亂動要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