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需煉火眼金睛:項目“整容”露心機,VC不留神就懵圈

2015-10-29 08:59投資  理財週刊  趙予

摘要項目方鐵了心要造假將項目“整容”,眾籌投資人非要等到生的“孩子”不漂亮,甚至生不出孩子才大呼上了當?

而往往是那些並不完美的創業者和專案,或許才能真正與投資人找到結合點和默契,共同孵化出優質的企業。

  眾籌作為投融資活動的重要模式,造假問題也開始冒頭。

創業者的項目造假不得不引起投資者警惕。

那麼,投資人如何才能不被造假蒙蔽呢?

  項目方鐵了心要造假將項目“整容”,眾籌投資人非要等到生的“孩子”不漂亮,甚至生不出孩子才大呼上了當?

而往往是那些並不完美的創業者和專案,或許才能真正與投資人找到結合點和默契,共同孵化出優質的企業。

警惕眾籌項目造假

  日前,京東的一個名為“定造生活”的眾籌項目被扒了個一絲不掛:“定造生活”是品西團隊在2014年10月開發的專案,隨後更名了多次,並於今年重新包裝成為上海羽扇的試運營的項目。

改頭換面後,該專案開始在京東眾籌平臺上發起眾籌專案,把之前積累的8個月的運營資料包裝成為試運營3周的成績,試圖獲 取眾籌融資。

  該專案資料中的一些問題一經曝光,在眾籌圈內引起不小的轟動。

投資人試圖與該項目創始人進行聯繫溝通,但是截至發稿仍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據悉,多位該項目投資人已經撤單或正在考慮撤單。

  該事件不得不引起投資人思考,眾籌項目何以明目張膽地造假,還有多少創業專案或多或少的在各項資料中“摻水”甚至將項目“整容”。

  賽富基金創始首席合夥人閻焱日前公開表示,互聯網行業現在出現大規模說假話情況,做投資人20年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見到。

“當前一個現實情況是,不少投資人曾呼籲大家說真話,如今整個互聯網行業風向還是大家都在說假話,且假話越說越大。”閻焱稱。

  遊俠汽車被指抄襲、一畝田被曝資料造假、餓了麼被質疑融資誇大……專案方在資料方面造假已經到了越發明目張膽的地步。

  具體來說,包括眾籌項目在內的創業專案容易出現造假情況的環節主要包括:

第一,融資額。

例如,融資融到的是人民幣,對外則宣稱融到的是同等數值美元;

第二,運營數據。

專案方容易在點擊率、用戶數、用戶數轉化率等運營資料方面全面摻水和造假;

第三,產品和設計。

產品跳票問題頻發,品質差。同時抄襲、山寨 之風氾濫;

第四,創始人團隊。

對於創始人過度粉飾美化,偽造假學歷假經歷者層出不窮。

項目造假底線為何一再突破?

  這個答案或許非常簡單,項目真實的樣子太難看。

  政策不斷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傾斜。

政策從專案審批、資金扶持、創業補助等方面全方位實行一路綠燈,扶持幫助並有效帶動大眾實現創新創業。

大量的社會資本也開始向創投行業湧入,創業一片繁榮的景象。

社會創業投資的熱情被充分點燃後,卻變得浮躁,泡沫也由此產生。

越來越多的沒有經驗和閱歷的創業者,越來越多非合格的投資人開始聚集。

  不必糾結於先有投資人的盲目還是先有專案方的浮躁從而導致的泡沫了。

總之,在上一個階段,創業行業泡沫整體起來後,很多項目的真實面貌已經沒法以真面目示人,否則在眾多創業項目造假普遍,估值畸高的大環境下完全得不到投資人的青睞。

因此,專案方為了迎合投資人,主動或者被動地將專案粉飾。

而投資人過於 盲目和追逐投資熱點,害怕錯失投資機會,很多人無視不合理的估值和各項資料。

且創業企業並非上市公司,本就不存在向公眾披露資訊的義務,專案嚴重不透明, 因而項目方才能夠換個馬甲就不被人認識,並且“大刀闊斧”地整容卻並不被發覺。

  而現階段,資本寒冬的說法又被吹上天。創投圈剛還在“資本不景氣,創業企業將大量死亡”的消極哀歎,轉身就又打起了“估值會更趨於理性,創業者和投資 人都將迎來更適合的機遇期”的十足精神。理性的投資雖然給行業降溫,戳破泡沫,但是創業者畢竟不會甘心凍死在寒冬,造假仍然可能會成為一些素顏太難看的企 業粉飾自己的手段,繼續融到過冬的資金投入。

投資人如何才能不被造假蒙蔽?

  投資和找對象一樣。對於投資人來說需要牢記的是:

  第一,投資眾籌項目應該做好充分的盡職調查。

在“定造生活”可能造假的這個案例中,媒體尚且能夠發現項目的諸多貓膩,而本應比媒體更加專業的投資人,更不應該被對專案資訊隨意的修修補補藏藏掖掖就蒙蔽雙眼。

投資人對於項目的方方面面應該做足功課。尤其要對各項資料、融資額度、商業模式和產品創新點和創始人團隊情況等容易出現造假行為的環節充分考察調研,掌握真實的情況。

  第二,接受專案和創始人的不完美。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美女,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眾籌的項目也是一樣。

創業是一件極其艱苦的事情,有過創業失敗經歷的創業者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些看似過於完美的項目和創始人往往不真實,靠造假不可能打造優質的項目,最終影響的是投資人的股份順利退出了結。

而那些並不完美的創 業者和專案,或許才能真正與投資人找到結合點和默契,共同孵化出優質的企業。

  第三,一些“看上去很美”的行業,現階段需要謹慎投資。

  具體來說,這一波創業潮,最先墜落的是原來最炙手可熱的O2O行業。O2O行業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以“燒錢”為手段,其初期的運營模式主要是通過線上線下的燒錢瘋狂補貼。

對資本的高依附性在資本寒冬來臨之時難以為繼,開始大規模死亡。

而眾籌項目中,O2O項目數量眾多,也曾風生水起,而現階段O2O行業迎來頹勢,互聯網巨頭入局,同時美團大眾點評等巨頭開始抱團過冬。

留給一些O2O眾籌項目生存的空間將相當有限。

  同時,對手機行業近期的投資也應保持謹慎。

近期,索尼、黑莓、HTC等知名手機廠商相繼宣佈如果不盈利的狀況持續,或將放棄手機業務。

微軟手機鎩羽而歸,而蘋果、小米雖然手機事業現階段仍然還是風生水起,但是卻已經在尋求未來PC的方向。

畢竟在IOS和Android為代表的移動端作業系統始終沒有突破。

國產手機的一些供應商也開始相繼出現破產、跑路的情況。

手機行業眾籌項目也不在少數,此時投資該行業可能會面臨較大風險。

  另外,智慧硬體行業前景難測。

一方面,由於缺乏巨頭進場,缺少用戶的精准定位,國內的智慧硬體行業已經成為複製、山寨的代言,並存在眾籌的智慧硬體項目產能不足、產品跳票、品質缺陷、同質化的行業性問題。

但具體垂直領域中,卻開始醞釀巨大機遇。

例如一些圍繞健康、醫療、家居方面的智慧硬體行業由於強有力的政策引導,較大的需求和上下游產業鏈,或將成為智慧硬體行業的突破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