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略東協印度的優先策略

2015年10月08日 04:09 陳春山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

近來總統候選人針對東協印度市場,提出新南向策略,外交部長回應政府近年來已積極進行南向策略,兩方意見均有其見地,但以本人近年來訪問東協,9月拜訪菲律賓,到處可見日本、韓國外派人員,據聞韓國在菲律賓有近20萬工作人口,台灣確應有更積極、更系統之經略東協印度20億人口市場的經濟、社會及心靈戰略。

東協印度確為未來二 十年全球最高成長之區域,菲律賓人口已超過1億,未來十年,可能超過1億5千萬,印度未來十年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之國家,人口將逾13億。

比諸韓、日、新 加坡及中國,台灣的東協印度戰略有下列缺憾:

首先,台灣之東協印度投資雖有增加,但日韓中成長更為迅速,且其為整合性投資,帶動整串供應鏈進入市場。

其二、台商仍多為工廠思維,忽視其高消費能力的市場,無法建立品牌口碑。

其三、台商大多不願系統性投資人才,東協印度工廠管理及市場開發人才普遍缺乏。

其四、台商只會運作經濟投資的硬實力,而不會在當地建立無法取代的軟實力,在菲律賓處處可見三星捐贈各大學之韓國計畫,以建立品牌、向心力、人才吸引力。

台灣未來在東協印度應建立市占率及心占率。

首先,國發基金應帶頭以投資併購基金,與四大基金、保險業、台商合作,組成亞投基金或A-Team(或可 稱為A-Team Investing Taiwan for the World),有系統地對東協印度投資,上述資金合計超過30兆元,其一定比率投資,均甚有利於政經深度關係之建立,成為台商投資之後盾。

其二、台商投資 規模太小,應整合具系統整合能量之台商,建立長期之東協印度計畫,以帶動所有供應鏈合作廠商集體南進。

其三、台商在中國失敗之處,在於僅將中國當工廠而非市場,在中國少有知名台灣品牌,與投資金額極不相稱。

台灣此次再度南進,要工廠與市場並進,品牌與代工並行,實體通路與電子商務合進。

其四、硬實力及軟實力並行,甚而以軟實力作前鋒,在當地進行企業社會責任計畫及設計文創合作。

其五、有系統地培育及引進東協印度人才,德國近年每年引進四十餘萬新興國家技術人才、接受數十萬難民,對解決其人口老化、技術人員缺乏及市場開拓極有其助益,台灣應藉東協印度市場開拓,一併緩解人口、人才問題,全球品牌管理協會與企 業合作,正進行東協印度人才方案。

未來十年要改造台灣,以「邁向全球、深化民主、品牌立國、心靈立國、全球公民」為主軸,東協印度市場及社會,恰為台灣邁向全球、品牌立國、心靈立國、全球公民的試驗地、宣揚地。

台灣可以成為人類文明聖地、應許之地,成敗關鍵在於台灣人是否自覺:台灣人無法獨善其身,要舉起領旗,要告訴全世界,台灣要擁抱東協印度市場及社會,要協助培養其未來領袖,進行文明社會轉型。

相較日本、中國、美國東協印度大戰略,台灣 要以軟實力、利基及夥伴網絡,證明長期心靈戰略勝於短期物質戰略。

台灣曾為南島居民故鄉,原住民們的遠親,現住在紐西蘭、印尼、太平洋島嶼,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台灣原住民延綿南傳,南島居民開花結果,南島居民們,有相同的基因、語言、歌謠,四海一家、情感交流。

五千年後,台灣要重回全球 平台,服務南島居民、傳播全球心靈─自由民主博愛。

台灣將可成為全球稱許之傳愛之島、心靈之島,一顆小種子可終成大樹,只在乎心願,台灣人應以真心靈及實 際投資帶領東協印度文明提昇,台灣將因上善若水而得以海納百川。(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