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農夫 年薪7位數!施肥科技化、經營企業化 務農不窮忙
2015年12月07日蘋果日報
樂在其中
【郭美懿╱台北報導】國人普遍認為從農辛苦、收入低,致使年輕人投入意願低落。但現在,台灣卻有一群現代化農夫翻轉世人印象,他們運用科技、企業化經營,不但擺脫看天吃飯的悲情,收入甚至可超越一般上班族,賺進百萬年薪。
務農若做到一個程度,「收入不會很差,1年淨收入100~200萬元,都是有可能的!」32歲的桃園青農陳士賢說。
桃園「大賀米」老闆陳士賢認為,農夫只要認真,一定賺得到錢,若善用機具、科技,提高生產規模,年薪7位數非難事。林旻萱攝
聰明經營 賺百萬不難
頂著食品研究所畢業的高學歷,他與父親陳燕卿共同經營品牌「大賀米」。外界質疑:「種田咁有需要讀碩士?」陳士賢卻舉例:「你不懂數學,如何換算氮肥用量?不懂管理,要怎麼讓工人合作、計算成本?上大學不就是為了獲得這些知識?」
陳士賢說,傳統農夫憑經驗、按前輩教授來施肥用藥,但說不上道理;現代農夫則是找出為何用這個藥、有沒有效?能更有效管控成本、提高品質,若加上行銷得宜、進駐通路,年收入不會輸給科技新貴。
有機菜農為例,北北桃3縣市推動有機營養午餐,收購價為每公斤60元,若1周能供應1000公斤,等於每周有6萬元入帳,「只要量大,收入可觀。」
分區輪種 金流不中斷
屏 東「翠綠微農場」老闆陳品睿,則將農夫變成上班族,不但作息正常、周休二日,還有時間培養攝影、打球興趣。6年前,陳品睿為陪伴母親養病而返鄉務農,原本 父親栽種蓮霧,但他認為蓮霧嬌貴,1年只收1季,採收遇颱風,或結花時寒流,整季收穫就報銷,因此選定連續採收型的小黃瓜與苦瓜栽種。
「農夫不是上班族、公務員,必須下田採收才有進帳,所以我要的不是高經濟作物,而是穩定的收穫。」陳品睿說。他以此概念規劃:早上採收、下午進行田間管理,並將1甲 半的農田分為6個區塊,不斷輪種,「如果這一區作物狀況不好,下一區就提早啟動,讓採收盡快接上來,收入金流不會中斷。」
以小黃瓜為例,每塊田1年種植2~2.5次,全年可採收8~10季,「365天有300天可採收,天天有採收,就天天有錢賺!」陳品睿透露,以他與父親2人作業,扣除成本後,年薪7位數不是問題。
屏東氣候適合作物生長,但酷夏種田卻也難挨,陳品睿常把「沒有夏季品種的作物,只有夏季品種的農夫」掛在嘴邊。在他看來,只要願意付出每一天去工作,作物自會給你甜美回報,反而能比窮忙上班族,更能找回生活的核心價值!
陳品睿小檔案
年齡:1984年出生(31歲)
學歷:大仁科技大學餐旅系畢業
經歷:曾從事服務業、壽險業、整合行銷,25歲為陪母親養病返鄉務農,成立品牌「光著腳丫子.綠翠微農場」
資料來源:陳品睿、記者採訪整理
聰明農夫 作息能像上班族
2015年12月07日蘋果日報
31歲的陳品睿6年前投入農業,最大障礙便是自己的心魔。「我以前當業務,喜歡和人接觸,可是突然回來,田間2~3分地只有自己一個人,有時壓抑不住想講話,卻找不到對象,因為大家都在上班,最後只能學習和作物說話。」
他坦言,頭一年從農,「脾氣在上來」,只好每天跑去釣蝦,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回來?「若為每台斤多賣2~3元,搶半夜採收、凌晨出貨,生活品質根本無法兼顧。」當初為陪母親養病、分擔父親工作而回鄉,他不願「1周7天都是禮拜一」,決定改變工作習慣。
一般菜農多在晚間8~10點開始採收,以便趕上凌晨2時拍賣;陳品睿則延後至清晨採收,直接運銷至果菜市場或飯店、餐館。
藉著改變採收、田間管理的時間,「馴化」作物適應自己的作息。
計畫耕種 提升效率
瓜果類工序繁複、緊湊,除加快作業速度,也要預作規劃,「這塊地採收,下一塊地的前製作業先做好,stand by等我種,一直輪、一直輪。」
陳品睿解釋,若作物從種植到採收費時45天,後續整地約10天,翻耕、打有機質再花7天。
換言之,中間有2~3.5個月沒有收入。因此他將耕地劃分成6塊,隨季節輪種,平均每塊地翻種率為2.5次,1年休耕3~4個月,讓種植效率提到最高。
而他做過整合行銷,以農夫寫故事的方式,透過影片、照片呈現務農真實面,「生動行銷自己,(消費者)再來認同我們的作物。」陳品睿比喻,務農如同 經營企業,不求暴衝,但求持穩,「1年裡股價有高有低、有好有壞,一整年均掉。」這幾年知名度漸開,今年更獲農委會選為活動代言人,鴨子划水證明自己不但 是潛力股,更是績優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