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飛雅特避很大 歐盟發出11億元緝稅令

2015-10-22 03:39:20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一日電

歐盟廿一日判定星巴克與荷蘭政府、飛雅特汽車與盧森堡政府間的避稅方案不合法,要求荷蘭與盧森堡政府向兩家企業追繳兩千萬至三千萬歐元(約台幣七點三億至十一億元)不等稅金。

這是歐盟首度認定會員國政府給予大型跨國企業避稅優惠方案不合法,要求企業補繳稅款;歐盟負責公平交易的執委維斯塔格表示,兩國政府讓這兩家企業享有特別的低稅率,還讓他們將賺到的利潤移往他國避稅,這種做法形同政府補貼特定大企業,「所有企業不論大小,不管是否跨國經營,都應該公平的繳稅」。

她表示目前還有其他案件在進行調查。

除了星巴克與飛雅特之外,包括蘋果公司在愛爾蘭、亞馬遜在盧森堡的公司,都同樣被指控有政府給予優惠避稅方案而遭到歐盟調查。

歐盟的調查報告指出,飛雅特自二○一二年起,在盧森堡透過複雜的人為手段,獲得超低稅率,完全不符合經濟實況,減少該公司稅務負擔達兩千萬至三千萬歐元,歐盟的分析指出,飛雅特應繳的稅款是原本的廿倍以上。

荷蘭政府同樣透過稅務規定,自二○○八年起大幅降低星巴克的稅務負擔,總計讓星巴克減少約兩千萬至三千萬歐元的稅款。

調查指出,星巴克去年的稅後盈餘超過十億歐元,卻只繳了不到六十萬歐元的稅。

亞馬遜的歐洲總部設在盧森堡,前年營業額達一千三百六十億歐元,卻只要繳七千五百萬歐元的稅;蘋果公司位於愛爾蘭的歐洲總部,前幾年也出現稅前盈餘兩百五十億歐元,但只繳不到兩千萬歐元的稅。

歐盟除要求星巴克與飛雅特應補繳稅款外,同時要求荷蘭與盧森堡政府修改相關不符合稅務規定的作法。維斯塔格表示,打擊逃漏稅和避稅,唯有結合立法與執法,如果有國家單獨給予企業稅務優惠,就無法達到在歐洲稅收公平競爭的目標。

【經濟日報/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歐盟執委會21日判定,星巴克(Starbucks)、飛雅特克萊斯勒(FCA)與歐盟成員國簽署的稅務協議為非法的國家補助,兩家公司各須補稅多達3,000萬歐元(3,400萬美元)。

專家認為,這項裁定影響深遠,接下來可能波及已遭調查兩年的蘋果與亞馬遜。

星巴克和飛雅特克萊斯勒只是遭要求補稅的第一批公司,因為歐盟當局正尋求打擊跨國公司的避稅行為。歐盟官員說,這只是 「冰山一角」。歐盟此次的調查聚焦於稅務解釋函令,也就是歐盟各國政府發布給境內企業的文件,說明在哪些情況下可繳納最低稅率。

歐盟執委會主管反托辣斯事務的執委薇絲塔格表示,星巴克和飛雅特克萊斯勒獲得的稅務解釋函令,相當於非法的國家補助,以人為方式減少企業稅負的做法,不符 歐盟的國家補助規定。

她希望藉此裁決讓歐盟成員國及各企業得知這個訊息,「所有企業,無分大小,不論是否為跨國企業,均應公平繳稅」。歐盟執委會已要求幾 乎所有會員國交出稅務函釋令以供檢視。

這項裁決接下來將讓蘋果和亞馬遜首當其衝,因為這兩家公司已遭調查,而且這些公司只是企業界運用相關協議避稅的冰山一角。

去年有媒體揭露,盧森堡與百事公 司(PepsiCo)、迪士尼(Walt Disney)及亞馬遜等許多企業簽訂秘密協議,促使歐盟去年展開調查。

律師根據蘋果在愛爾蘭的稅務推測,蘋果需補繳的稅金可能達數十億歐元。

跨國企業手法太誇張 開發中國家損失稅款

2015-10-22 03:39:22 聯合報 編譯組/綜合報導

歐盟判定盧森堡和飛雅特、荷蘭和星巴克之間的稅務優惠協議不合法,荷盧兩國政府表示「很驚訝」、「不同意」,星巴克表明將上訴,飛雅特也說絕無接受不公平的稅務優惠補貼。

歐盟一次槓上兩國政府和兩大跨國企業,挑戰行之有年的以稅務優惠吸引跨國企業投資進駐做法,看來還有硬仗要打。

歐盟負責公平交易的執委維斯塔格說,這兩國政府給大型跨國企業避稅優惠,是以降低企業稅務負擔方式補貼這些大企業,違反歐盟法規,且對新創企業、中小企業不公平,因為這些小企業沒有人力財力搞出複雜的帳務結構去避稅。

荷蘭政府對此裁定表示「非常驚訝」,表示該國和星巴克的稅務協議符合國際水準。星巴克說,這項裁定顯然有「重大錯誤」,該公司的作為遵守荷蘭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法規,因此將上訴。

義大利飛雅特汽車和盧森堡的稅務優惠協議被歐盟認為違法,要求飛雅特補稅。圖為瑞士日內瓦近郊一個飛雅特展售處。 路透

盧森堡表示「無法同意」這項裁定,飛雅特也說絕無獲取盧森堡政府的非法補貼。

荷蘭和盧森堡政府可能將此案提交歐盟最高法院歐洲法院審理,兩國政府若拒絕接受歐盟這項裁決,歐盟也可在歐洲法院控告這兩國。

法律專家說,這兩件案子只是開端,未來可能有成百上千獲得歐盟會員國稅務優惠的跨國企業被歐盟執委會要求補稅。

旨在對抗全球貧窮與不公的非政府組織ActionAid表示,跨國企業這種避稅手法,讓全球開發中國家一年損失至少一千三百八十億美元(約台幣四點四兆元)稅款。

多位美國國會議員近年來多次批評這些跨國企業避稅手法太誇張,以蘋果公司為例,蘋果利用公司稅優惠在愛爾蘭設立分公司,但蘋果在愛爾蘭卻沒有任何一個繳稅居民,管理該分公司的人都住在美國,但這些人也不用在美國繳稅。

近2年 設荷蘭空殼公司增17%

2015-10-22 03:39:24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一日電

歐美跨國大企業想方設法避稅,部分國家以低稅率吸引國際大型企業進駐,歐盟廿一日認為這種針對個別企業的稅負優惠不合法,是首度運用類似公平交易法的競爭規範處理這類問題,未來發展仍待觀察。

美國的星巴克、亞馬遜、蘋果、臉書等各類大型企業在歐洲的總部,這幾年都曾因透過各種複雜方式避稅而引起爭議,包括臉書去年在英國賺進逾一億英鎊(約台幣五十億元),卻只繳交四千多英鎊(約台幣廿萬元)的稅金,最近就在英國媒體與社群網站上引起不少批評。

不過,這些企業能夠享有稅務優惠,一方面是來自盧森堡、愛爾蘭、荷蘭等國家政府,為了吸引外資進入而特地提供的優惠方案;如今歐盟針對此種作法宣布違反規 定,有媒體報導指出,歐盟廿一日的最新決定,讓荷蘭及盧森堡政府短期內可望增加稅收,但也擔心失去往後吸引跨國企業進駐的動力,需要重新思考吸引外資的新政策。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近年來一再呼籲跨國合作打擊逃漏稅,避免讓大型跨國企業利用不同政府的稅制避稅,但成效仍有限。

荷蘭政府前幾年因為稅務優惠措施,吸引不少國際大型企業的歐洲總部進駐,更因紙上空殼公司避稅問題越來越氾濫而遭到批評;荷蘭人民日報最近的報導指出,近兩年在荷蘭設立的紙上空殼公司仍增加百分之十七,總數達一萬四千多家。

荷蘭還有專門為跨國企業在當地設立紙上公司服務的企業,提供包括空殼公司登記、地址、帳戶、資金管理等服務,荷蘭媒體就該國前廿大提供紙上公司服務的企業進行調查,其中一家Intertrust公司,名下就管理超過三千家空殼公司。

荷蘭媒體引用曾在遊說團體任職者的說法指出,未來幫忙跨國企業處理稅務問題者,仍會想出更複雜、新的規避作法,提供紙上公司服務的企業不會因此消失、甚至可能持續成長。

企業海外避稅 荷蘭年損失百億歐元

2015-10-22 03:39:25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一日電

荷蘭政府以優惠稅率協助跨國賺錢企業避稅,荷蘭有錢人及企業同樣透過海外避稅方式,近年來已讓荷蘭政府損失數百億歐元的稅收。

曾擔任荷蘭稅務稽查員的范高寧塞維德(Jan van Koningsveld)日前發表的博士論文中指出,荷蘭有錢人及企業透過在海外避稅天堂設立空殼公司隱藏資金,已使荷蘭政府損失數百億歐元稅收。

以「濫用海外公司逃稅的規模和本質」為主題的這項研究顯示,截至二○一三年底,全球利用海外銀行及各類服務,在各地隱藏的資產總值達五兆五千六百五十億歐元,約是全球銀行資金四分之一;透過這類服務,可躲過各國稅務及稽查單位的調查,藉以避稅、逃稅。

范高寧塞維德的論文研究了廿九個金融犯罪的刑事檔案,其中跨越十六個國家、五十四家海外公司;他指出,光在二○一○年至二○一三年間,荷蘭就有超過兩百宗可疑交易。

透過相關研究分析,范高寧塞維德估計,荷蘭有錢人透過避稅天堂的空殼公司,至少隱藏一千兩百九十億歐元,荷蘭政府每年因此損失的稅收就達一百億歐元。

140億日圓 日本向亞馬遜追稅敗陣

2015-10-22 03:39:26 聯合報 東京記者雷光涵/二十一日電

二○○九年東京國稅局曾向亞馬遜(Amazon)追稅一百四十億日圓,翌年美日當局「商量」(談判)結果,日本放棄追討。

日本亞馬遜二千年開始營運,據說一年交易金額達一千五百億日圓。二○○九年,七月東京國稅局向美國的亞馬遜公司追討二○○三年到二○○五年的稅金,亞馬遜 向美國政府抗辯成功。

專家表示,亞馬遜把「日本亞馬遜」定位為委託販賣、物流的公司,只收取低於繳稅門檻的「委託費」。

因此亞馬遜再賺錢,日本政府也課不到稅。

此外,過去海外網路業者如亞馬遜賣給日本消費者的電子書、音樂、遊戲,完全不必繳日本的消費稅,等於比日本企業販賣的商品要便宜百分之八。比如,日本紀伊國屋書店等透過網路賣一千日圓電子書,含消費稅一○八○日圓;同樣商品透過亞馬遜下單,只要一千日圓。因為消費稅是針對「在國內販賣的商品或服務」所徵收 的稅金。

在日本企業的反彈抗議下,日本政府今年修法導正這樣的「合法逃稅」,只要購買商品及服務的人在日本,提供內容物的企業都是徵收的對象。


photo.php.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