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屋變客棧 打造後龍文創基地

2016-07-10 07:53 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後龍報導

從網路世界走到現實生活,苗栗縣後龍灣工作坊今年落腳同興老街,承租一處老三合院打造文創據點,數十名志工不分晝夜、發揮所長,重新整理老屋命名為「後龍灣客棧」,期盼成為復興後龍藝文的起點。

臉書社團「後龍大小事」集結一群愛鄉愛土的人,不定時在後龍同興老街等多處辦理惜福市集,去年更成立「後龍灣工作坊」,秉持「熱愛土地、更愛家鄉」的信念,大家選擇從歷史悠久的同興老街出發,闢設據點傳遞後龍的美好。

工作坊成員陳國順說,他們承租的三合院長年沒人居住,環境雜亂,「清出的雜物,要兩趟垃圾車才載得完」,不僅清潔整理,成員也多臥虎藏龍,鐵工、水電工、木匠、汽車鈑金師傅等人都加入,手工添上造型燈飾、招牌改造環境。

2.jpg

3.jpg

歷經幾個月的努力,老舊三合院逐漸有了新生命,大門裝設「後龍灣客棧」的鐵製招牌迎賓,屋內原有的雜物全都清出,保留原有斑駁牆面,側邊廂房也多了架高木板、二手書架等,未來可作為客棧小憩。

「缺什麼就補什麼!」六旬木雕師張火爐也加入工作坊,他說,志工們很有心,只要自己有空就來打掃整理,三合院一隅原本長滿雜草,也在大家分工合作下,鋪上磁磚、漂流木美化,至少花費半年,老屋已有美麗雛形。

發起人陳彥云說,後龍灣客棧籌備見證大家對後龍的深厚情感,「在這有家的感覺」,也感謝不少人主動捐書、照片等,後龍灣客棧將於16日開幕,未來將成為文創基地,年輕人返鄉後能到此尋找志同道合者,齊心深耕家鄉。

記者之眼/為了傳遞家鄉美 陌生人變同好

【記者張裕珍】走過兩個寒暑,後龍灣工作坊打造的溫馨基地「後龍灣客棧」即將開張,很難想像,2年前,這群同心協力的夥伴還只是素昧平生的網友,為了傳遞家鄉的美好,大家甘願挽袖、返鄉付出,成為後龍向上的堅實力量。

近年人手一機,幾乎都有臉書,在地臉書社團是分享大小事的重要管道,「後龍大小事」理所當然,但卻也很不一樣,前年底發起一波波惜福市集,透過網路號召小農、手工藝或返鄉者加入,越來越多人看見後龍的「軟實力」。

版主陳彥云個性爽朗熱情,許多人受她感染,也齊心為家鄉付出,讓人看見後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她曾說,「若能讓下一代看見家鄉的美好,未來傳承就不是難事」,希望從他們這群中生代開始,找出在地的記憶與美好。

後龍灣工作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不少是返鄉青壯年,例如卅多歲的陳國順返鄉開設咖啡烘焙坊,點滴築夢,看著後龍灣客棧歷經半年努力,已有大致雛形,也期待著客棧成為文創、輕旅行起點,吸引更多人回鄉耕耘。

後龍是一個靠海的小鎮,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與文史背景,但發展好壞往往關鍵在「人」,一如後龍灣工作坊社團簡介所寫「一群陌生人變成肩並肩的同好」,大家若能有共同愛鄉信念,就能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不再落人之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