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陸編劇嗆「非技工」 揮別阿里影業

2015年12月01日 04:10 記者黃阡阡/綜合報導

上月27日天津舉辦的「原創與IP相煎何太急」論壇,阿里影視副總裁徐遠翔拋出「給在座編劇指一條生路」的說法,不僅引發在場多數大陸編劇的憤怒, 強調本身「有文化擔當」、「非技術工人」;連日來戰火也一路延燒至網上,甚至直接「開戰」,編劇也紛紛表態「不和阿里影業合作」、「阿里影業,走好,不 送」。

近年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熱潮不斷,各大影企不僅瘋狂爭搶熱門IP,打造強檔IP也成為趨勢,其中包辦收視率的電視劇《琅琊榜》、《花千骨》及電影《失戀33天》、《匆匆那年》等,皆是網路文學IP改編為影視作品的成功代表。

未來不再請專業編劇

徐遠翔當場提出「屌絲購票心理學」表示,大陸電影1年近5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其中約占85%的群體為19至29歲的年齡層,平均觀眾年齡則為21.3歲;並強調當天出席論壇的編劇,幾乎都是「被電影票房拋棄的」。

在徐遠翔口中,3件事可決定票房:首先要有「IP」,再者為強大的明星陣容,就算電影的故事再爛,透過明星的加持,至少還可以看張臉;最後則是看電影有沒有「概念」,有沒有「逆襲」的可能性。

徐遠翔端出的「產業鏈化」應對之策提到,未來不再請專業編劇,改由IP的貼吧吧主、同人小說作者來「寫故事」,如同殺人遊戲般淘汰,勝出者給予重金獎勵,最後再由專業編劇於後端完成劇本。

CEO張強出面「滅火」

對此編劇黃暉直言,編劇本身不僅是手法技術的提供者,也是思想文化內容的使用者,若將編劇歸納為後端生產者,等於把編劇從思想和文化內容上剝離出來,變成純粹的「技術工人」。

編劇周黎明也稱,按此邏輯,不僅不需要編劇,連導演都是多餘的,僅需導播切換鏡頭,再由走紅明星對著鏡頭搞怪,就能博得眼球。

此 外,網上也出現不同的論點,例如編劇王佩今發表的〈阿里影業的鞭子與被寵壞的編劇〉即寫道,中國專業編劇們的日子實在太好過了,好萊塢的編劇可沒有這樣的待遇,許多國外編劇和導演都是從片場裡當小工起步,沒有10年以上的臥薪嘗膽,不可能有出頭的機會。所以大陸編劇不僅需惜福,更應當警醒。

事後徐遠翔透過微博回應,除指稱「媒體有些斷章取義」,並以「盼和諸位合作」作結;阿里影業官方微博也發布CEO張強的出面「滅火」:「作為內容產業的核心,編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阿里影業對於編劇等專業人士的尊重一以貫之,從未動搖」。(旺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