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集點龍頭成功秘密 首次公開

2015年11月15日 04:10 特派員陳曼儂/專題報導

n15a00_p_01_02.jpg 

n15a00_p_01_03.jpg 

n16a00_p_01_02.jpg

「點數,其實是讓市場重新分配的重要工具。」講到台灣的集點史,不能不提便利商店龍頭的統一超商7-ELEVEn,他們在2005年4月28日推出第一個集點活動Hello Kitty磁鐵後,超出預期的大成功,帶起台灣各種通路平台的集點旋風。

大家可能很難想像,推動千萬點數商機的幕後操盤手,居然只是個1.5人編制的部門,整合行銷部商店行銷暨會員經營TEAM經理陳飛龍貫穿了整個台灣集點史,他說,第一次活動沒有前例可尋,所以第一個想法就是避開風險、想退路,擔心「沒成」後,商品庫存該怎麼辦。

沒想到活動第四天就「不妙了」,那時是周末沒有上班,有主管反應說,這次活動對業績很有效,沒想到周一進公司,才發現「問題大條了」,賣翻了!贈品數量完全跟不上買氣,六月時更全面失控,客服中心大滿線,此起彼落地大罵拿不到贈品,所有人都被派去接電話道歉。

「後來我們發現,關鍵是公式,要有正確的計算方式,」陳飛龍說,第一次成功後信心大增,沒想到第二次活動就滑鐵盧,簡直是「庫存震撼教育」,把活動賺的利潤都吃光了。

直到第四、第五次活動才把庫存降下來,並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公式」,評估各家分店的「能量」,以及產品的「銷量」,成為台灣最會集點的公司;陳飛龍接受《旺報》專訪,公開10年累計的集點成功秘訣:

一、贈品要挑對

每天都要觀察「資料庫」,研究各種可以做的卡通、品牌主題和品項,研究目前消費者關注的題材、趨勢流行的商品種類等,避免用個人喜好去選,用數據來看。像是Kitty貓、拉拉熊只是基本款,業績因此成長兩位數是合理的,但不可能每一檔活動都是全壘打,所以要不斷更新。

二、電影週邊其實很難作

最近流行的電影衍生產品,其實風險最高,等於是在電影上市前幫他們抬轎,但上映後可能不紅;已有一票「英雄電影」粉絲的漫威(MARVEL)因授權管得很嚴格,能作的型態受限,對消費者來說,寧可多花點錢買個精緻、稀有的,不適合大量贈品。

三、原廠授權與製作品質

台灣集點市場已經很成熟,「公仔」已在3年前逐漸退出視野,因為現在小朋友已經不吃這一套,一般客人也很挑,如果沒激起他們的欲望,就可能完全沒有兌換量; 市調顯示,男性對集點沒耐心,會集也是為了女朋友或家人,為了打開男性集點市場,去年10月推出法拉利車模型,業績果然成長兩位數。

但這前置作業可不簡單,光是授權就談了一年半,因為國際奢侈品牌對於自己跟「超商贈品」作連結,還是有疑慮;但還好當時有堅持,因為活動開始後,真的有不少顧客打電話問客服人員,說若沒有原廠授權,就不會收藏。

當然,材質也很重要,金屬感和塑膠感,拿起來「爽度」就不同。

四、實用商品週期較長

包括大賣場、全聯等非傳統競爭對手,也開始作集點活動,且強調實用性的刀叉鍋具組,統一超也選擇藍帶、蔡司的餐具,最近也因應食安疑慮,推出可微波的蛋黃哥玻璃餐盒。

但作餐具要注意的是,這跟玩具的生命週期不一樣,消費者不可能無止盡地想要杯子和刀叉,所以每一檔的時間間距要拉長,並選擇競爭者拿不到的品牌,做出差異化。

五、飢餓行銷是個壞主意

台灣因為超商市場競爭激烈,如果惹毛了顧客,他們可能就會選擇另外一家廠商,所以走飢餓行銷,效果沒有想像的好,門市第一線的壓力也會很大。(旺報)

不搶錢搶貼紙 大陸點數商機將起

2015年11月15日 04:10 特派員陳曼儂/專題報導

n16a00_p_01_04.jpg 

n17a00_p_02_01.jpg

日前在大陸華北地區,有兩家85度C發生搶案,搶匪無預警跳進櫃台裡,一把掰開收銀機,搶走了一大卷的點數貼紙,居然一毛錢都沒拿。

這反應出大陸消費者對「非賣品」的欲望;過去大陸要作集點,其實很不容易,東森整合行銷總經理宋湘嵐說,大陸比較流行「儲值換折扣」,店家喜歡一次有大量現金入袋,消費者也習慣直接拿到大量折扣,所以要他們慢慢集點換小禮物,實在沒耐心。

但這種儲值也發生不少問題,像是收了錢就故意倒店的斂財手法;而大陸因電子商務興起,造成實體店業績下滑,特別是大賣場,不分國別,也都開始望向「集點」模式來增加消費者的「黏性」。

有業者透露,其實家樂福在歐洲也有集點活動,歐洲甚至有專門規劃集點的上市公司,所以家樂福、沃爾瑪近來都打算在大陸作集點活動。

甚至有業者以集點的模式來「代理」商品,像是先代理一款廚具,就先推出一批貨到通路上作集點換購,如果賣不好,把庫存換個省份,又成了新商品,一路往內陸賣,這種「奇葩」賣法,也只有大陸這種幅員廣大的地區,才有辦法辦到。(旺報)

點數經濟 兩岸大不同

2015年11月15日 04:10 特派員陳曼儂/專題報導

「點數經濟」在已開發國家已發展多時,據統計,美國的點數市場規模高達500億美元,日本一年也能創造1千億日幣的產值,台灣則至少有50億元台幣的商機,而中國大陸這個13億人口的市場,恐怕更不可限量。

台 灣,連坐公車、騎Ubike都可以集點,而超商早已全面搶灘,像是全家與悠遊卡、點鑽整合行銷策略聯盟,跨入UUPON紅利集點平台,加計HAPPY GO卡,成為全台唯一擁有雙紅利集點平台的超商;萊爾富的會員卡Hi Card則是與永豐銀行信用卡、悠遊卡等跨企業合作,整合交通票證、信用卡功能;統一超則有旗下愛金卡發行的icash2.0,可連結集團旗下的星巴克一 起集點換購。

統一超商整合行銷部商店行銷暨會員經營TEAM經理陳飛龍表示,以商業模式來說,價格促銷是最簡單、最不用花腦袋的行銷手法,但價格戰作久了,產業不會更好,因為供應商不進步、通路商不得利,顧客只覺得撿到便宜,並不會增加忠誠度,哪家便宜就往哪家跑。

集點行銷是互動經濟

長期來說,企業還是希望與顧客產生聯繫與互動的過程,像是送你50點,就成為客戶與通路商的「共有資產」,顧客會來第二次去兌換,而業者則會在銷售環節去設計巧思。

「成熟的市場需要點數經濟,來突破銷售瓶頸」,東森整合行銷與日本Loyalty Marketing,Inc公司跨海合作的得易Ponta,去年12月正式進軍紅利點數市場,包括一卡通、萊爾富、嘟嘟房、格上租車等,甚至還有餐飲店、遊樂園、3C廠商等都是集點特約店,跨產業集點,共同兌換紅利。

東森整合行銷總經理宋湘嵐表示,在共通點數的運用下,成為「B2B4C」的商業模式,以每個人的一日需求,挑選不同業態作結盟,提供最佳化的服務方案,也是一種「點數生態圈」。

宋湘嵐表示,其實「共通點數」是一種環保的概念,把每一件事情做到符合供需、不浪費資源提供服務,未來也可以大數據分析,瞭解消費者的特性、喜好。

台灣的點數經濟能量已再上一層樓,但對大陸市場來說,還只是個剛萌芽的市場,且因地區幅員廣大、各有特色,並非拿「台灣經驗」就可以直接移植,所以記者採訪 兩岸的龍頭業者,包括台灣的統一超商和大陸的85度C,獨家披露他們是怎麼做好點數經濟的心路歷程,也讓有心經營點數經濟的台商們,不要重蹈覆轍。(旺 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0981938541 的頭像
    ken0981938541

    ken0981938541的部落格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