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商業地產面臨衝擊 大資料+互聯網金融帶動新玩法

贏商網 http://www.winshang.com 2015年11月14日09:03

核心提示: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單身狂歡節,多家電商賺得盆滿缽滿。與此同時,中國商業地產整體正面臨互聯網衝擊、同區域飽和、同質化競爭、成本上升等各種問題。

  一邊是消費需求暴增,一邊是商業地產迷失。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單身狂歡節,多家電商賺得盆滿缽滿。

資料顯示,截至12日零點,天貓、京東、蘇甯易購、國美線上等國內主流電商,各家銷售額較去年“雙十一”漲幅均超過50%。

與此同時,中國商業地產整體正面臨互聯網衝擊、同區域飽和、同質化競爭、成本上升等各種問題。

  據盈石集團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20大城市商業物業存量已經超過9700萬平方米,到2018年,預計有6164萬平方米可見新增供應陸續開業入市,占現有存量的63%。

這意味著,未來三年,中國商業地產可能將面臨持續的“供大於求”壓力。

  房地產企業在“黃金十年”逝去的大背景下,紛紛尋找出口。在大資料、互聯網等新興事物的發展下,商業地產也出現新玩法。

與以往開發商建設新項目進行租售來獲取收益的傳統模式不同,越來越多的協力廠商金融機構、資料平臺等開始介入其中。

  不論是房企大腕萬科、萬達,還是地產黑馬,都以各種姿勢在擁抱互聯網金融。萬科聯手鵬華基金嘗試金融化;萬達收購快錢,打通互聯網金融;綠地通過與平安、阿裡、騰訊等合作嘗試理財產品;金茂推出金融創新產品;旭輝推出微銷寶通過移動互聯改造傳統行銷路徑,推出旭財寶重構房地產傳統開發流程和行銷模式; 泰禾探索金融創新和投資機會,助力主營業務發展等等。

  除此之外,市場還萌生出房地產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新模式。利用中國商業地產大資料平臺進行商鋪選址,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資金籌措,同時解決選址+資金問題。

例如,方橙科技通過商業地產大資料平臺,對客流量進行分析、對不同商業體對比評估,再經過匹配推薦給用戶,利用互聯網來連接授受方。同時,結合眾 投天地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在選好商鋪位址同時獲得開店資金。

  “這種新興事物與商業地產的結合,形成了中間環節的新興業態,打破了傳統商業地產限入租售的模式”,有業內人士分析,並非所有的商業形態都必須進駐核心地段的地標商業體,而是需要尋找最合適自身的商鋪,即“性價比”達到最佳狀態,大資料平臺的出現,可以在減輕人力、物力的情況下,盡可能達到這種狀態。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一線城市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接近10%;二線城市中,重慶、瀋陽、青島與廈門等城市購物中心空置率更是高達15%-20%。有業內稱,在商業地產面臨諸多問題而在發展幾乎進入瓶頸時,新興業態的出現,可以看做商業地產的新機遇,它們起到積極的消化存量作用,可能盤活低效的商業地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0981938541 的頭像
    ken0981938541

    ken0981938541的部落格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