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謀篇第十

【原文】
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

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從。

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

夫度材、量能、揣情者 ,亦事之司南也。

故同情而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偏害者也。

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異同之分也。

故牆壞於其隙,木毀於其節 ,斯蓋其分也。

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儀,儀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於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于數,明於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

故為強者,積於弱也;為直者,積于曲也;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也。

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比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身者,危。

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

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故去之者,從 之;從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

故曰:是貴制人,而不貴制於人。制人者,握權也。

見制於人者,制命也。

故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

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為存, 而危不可以為安;然而無為而貴智矣。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既用,見可否,擇事而為之,所以自為也。

見不可,擇事而為之,所以為 人也。故先王之道陰。

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在深;聖人之制道,在隱於匿。」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於此之義,則可於語。

由能得此,則可以殺遠近之誘。

【譯文】
對 於一個人來說,凡是籌畫計謀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一定要弄清原由,以便研究實情。

根據研究,來確定“三儀”。“三義”就是上、中、下。

三者互相滲透,就可謀劃出奇計,而奇計是所向無敵的,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所以鄭國人入山采玉時,都要帶上指南針,是為了不迷失方向。

付度才幹、估量能力、揣度情理,也類似作 事時使用指南針一樣。所以凡是感系疏遠的。

事後只能有部分人得利;凡是惡習相同而關係疏遠的,一定是部分人先受到損害。

所以,如果能互相帶來利益,就要密切關係,如果相互牽連地造成損害,就要疏遠頭系。

這都是有定數的事情,也是所以要考察異同的原因。

凡是這類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牆壁通常因為有裂縫 才倒塌,樹木通常因為有節疤而折毀,這都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事情的突變都由於事物自身的漸變引起的,而事物又生謀略,謀略生於計畫,計畫生義議論,議認 生於遊說,遊說生於進取,進取生於退卻,即卻生於控制,事物由此得以控制。可見各種事物的道理是一致的,不論反復多少次也都是有定數的。
那些仁人 君子必然輕視財貨,所以不能用金錢來誘惑他們,反而可以讓他們捐出資財;勇敢的壯士自然會輕視危難,所以不能用禍患來恐嚇他們,反而可以讓他們鎮守危地; 一個有智慧的人,通達禮教,明於事理,不可假裝誠信去欺騙他們,反而可以給他們進清理事理,讓他們建功立業。

這就是所謂會仁人,勇士、智者的“三才”。因 此說,愚者的人容易被蒙蔽,一個不肖之徒容易被恐嚇,貪圖便宜的人容易被引誘,所有這些都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斷。

所以強大是由微弱積累而成;直壯是由彎 由積累而成;有餘是由於不足積累而成。這就是因為“道數”得到了實行。
所以,對那些外表親善而內心入手進行遊說;對那些內心親善而外表疏遠的要從 表面入手進行遊說。

因此,要根據對方的疑問所在來改變自己遊說的內容;要根據對方的表現來判斷遊說是否得法;要根據對方的言辭來歸納出遊說的要點;要根據情勢的變化適時征服對方;要根據對方可能造成的危害來權衡利弊;要根據對方可能造成的禍患來設法防範。

揣摩之後加以威脅;抬高之後加以策動;削弱之後加以 扶正;符驗之後加以回應;擁堵之後加以阻塞;攪亂之後加以迷惑。

這就叫做“計謀”。

至於計謀的運用,公開不如保密,保密不如結党,結成的黨內是沒有裂痕的;正規策略不如奇策,奇策實行起來可以無往不勝。

所以向人群進行遊說時,必須與他談論奇策。

同樣道理,向人臣進行遊說時,必須與他談論私情。
雖然是自己人,卻說有利於外人的話,就要被疏遠。

如果是外人,卻知道內情太多,就要有危險。

不要拿別人不想要的東西,來強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別人不瞭解的事 去說教別人。

如果對方有某種嗜好,就要仿效以迎合他的興趣;如果對方厭惡什麼,就要加以避諱,以免引起反感。

所以,要進行隱密的謀劃和公開的奪取。

想要除掉的人,就要放縱他,任其胡為,待其留下把柄時就乘機一舉除掉他。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既不喜形於色也不怒目相待的人,是感情深覺的人,可以托之以機密大事。

對於瞭解透徹的人,可以重用;對那些還沒瞭解透徹的重要的是掌握人,絕對不要被人家控制。

控制人的人是掌握大權的統治者;被人家控制的人,是唯命是從的被統治者。

所以聖人運用謀略的原則是 隱而不露,而愚人運用謀略的原則是大肆張揚。

有智慧的人成事容易,沒有理智慧的人成事困難。

由此看來,一旦國家滅亡了就很難復興;一旦國家騷亂了,就很難 安定,所以無為和智慧是最重要的。

智慧是用在眾人所不知道的地方,用在眾人所看不見的地方。

在施展智謀和才幹之後,如果證明是可行的,就要選擇相應的時機來實行,這是為自己;如果發現是不可行的,也要選擇相應的時機來實行,這是為別人。

所以古代的先王所推行的大道是屬於“陰”的,古語說“天地的造化在於高與深,聖人的治道在於陷與匿,並不是單純講求仁慈、義理、忠慶、信守,不過是在維護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

如果能徹底認清這種道理的真義,就可以與人交談,假如雙方談得很投機,就可以發展長遠的和目前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0981938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