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聯手本地原料供應商 瞄準精品咖啡連鎖市場
贏商網 http://www.winshang.com 2016年06月30日10:30
核心提示:通過和本地企業合作繼而快速進入並拓展陌生市場,這是星巴克打造海外業務的慣常手段。
2012年,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全球第二大品牌茶葉公司塔塔全球飲料公司正式對外宣佈,它將和星巴克展開合作。
雙方從 1 月 30 日開始成立合資企業,雙方各持一半股份,取名塔塔星巴克公司(Tata Starbucks Limited)。
如今,塔塔幫助星巴克進入了印度6個城市,開設了84家門店。
通過和本地企業合作繼而快速進入並拓展陌生市場,這是星巴克打造海外業務的慣常手段。
同樣的例子是在江浙滬地區,星巴克在2002年和臺灣統一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目前全國2000多家門店中有1000家在這個地區由統一負責運營。
那除了開拓本地市場,這些星巴克在當地的合作夥伴還能起到更多作用嗎?是的。
根據全球咖啡聯合會(ICO)資料,印度在2015 年至 2016 年生產了 583 萬袋(60 千克/袋)咖啡的,成為了全球第六大的咖啡供應市場。
而所謂拓展市場之外的回饋,塔塔集團將開始把當地精選的小批量咖啡豆輸送到美國星巴克。
這些數量有限的精品阿拉比卡咖啡豆(商業咖啡豆重要的一個品種,產地遍佈南美洲、非洲、亞洲)來自於印度 Kodagu(Coorg)咖啡種植地區。
首先會在烘焙門店開放式烘焙,然後直接上架銷售。
實際上,烘焙工廠門店有那種模仿星巴克派克市場門店的散裝咖啡 銷售吧台,這些豆子可能會直接在這兒售出。
在烘焙門店內時時滾動的顯示牌上也更新有各個產地咖啡豆的報價,但目前,這個印度的小批量咖啡豆暫時還沒有確定售價,也就沒有登上顯示牌了。
在印度市場下功夫推廣強調產地的精品咖啡豆,這似乎也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上周,星巴克中國在成都開幕了為期一周的咖啡文化節。
在展示了咖啡幼苗從採摘、加工、裝袋、烘焙到檢驗各個環節之外,星巴克中國還特別推薦了它在“鳳 舞祥雲”拼配豆中所採用的雲南咖啡豆。
2012 年,星巴克亞洲第一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出現在了這裡,而當地的咖啡種植面積也從 1950 年代的不足 4000 公頃增長到了如今的 12.5 萬公頃。
在雲南咖啡豆的支撐之外,星巴克中國還宣佈,今年年底,它將在490家門店內提供手沖咖啡,這差不多是目前中國門店總數的 1/4,而目前,提供手沖的門店還不足 100 家。
雖然有內部消費升級的便利,但現在來談星巴克是否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精品咖啡連鎖可能還是過早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星巴克好像挺想抓住精品咖啡這個機遇的。
留言列表